1
学院简况
四川旅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办学始于2003年,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57人,开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人工智能”四个本科专业,是四川地区培养智慧文旅领域工程型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
2
办学条件
学院建有智慧旅游技术应用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全面开放的教学及科研实验室面积约3600平方米,拥有“移动开发实验室”、“旅游大数据实验室”、“虚拟演播实训室” 、“物联网实验室”、“智慧酒店实验中心”、“电气控制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以及1200余台微机、各类专业教学实验设备等,总资产近3000万元,具备完善的专业办学条件和良好的育人环境。
>>>>
特色实验室
楼宇智能化实验室
物联网、电气控制实验室
智慧酒店实训中心
虚拟仿真工程实训室
数字处理工学实验室
旅游大数据实验室
3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特聘院长1名,教职员工60名。其中,专任老师50名,专任老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6名,教授5名、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20名,双师双能型教师25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1名,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4名,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名,文旅部万名旅游英才 “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2名。
4
应用研究
筹建了四川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有了川藏智慧旅游四川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和新技术创新应用产教融合中心等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教师在“3S 技术与智慧旅游”、“川藏旅游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遥感技术与机器学习”、“虚拟现实与游戏开发”、“数据挖掘与推荐系统”、“数据可视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物联网技术开发”、“PLC电气控制”等领域开展技术应用研究,与黄龙、达古冰川等旅游景区开展项目合作与技术应用推广,先后获得省市科研立项近60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登记20余项。《智慧旅游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达到了先进水平。
5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学校的“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以“立智慧旅游之身 行信息工程之道”为导向 以“信达天下”为宗旨,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产教融合育人观。学院紧密对接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构建以智慧文旅为特色的专业布局,培养基础牢、上手快、后劲足,具有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和职业操守,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教学成果《面向智慧文旅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被评选为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学院每年承办了四川省大学生智慧文旅作品创新创作大赛。
学院与四川省计算机学会、中国智慧酒店联盟、中国智慧旅游联盟、中国物联网协会、四川省旅游协会、成都中科大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等行业组织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产品研制等方面保持紧密合作,在景区企业、酒店企业、旅游信息化企业、IT技术支持企业建有25个校外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6
名师代表
周相兵
教授,研究员,博士,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员,四川省旅游业青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数据机器学习、智慧旅游研究,以及旅游信息化相关教学工作。
陈衡
教授,从事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四川计算机协会成员,擅长虚拟现实技术在智慧旅游中的应用,从事高校教育教学以及管理18年,发表论文40余篇。
杨彦彬
正高工,博士,四川省千人计划团队核心成员,天府英才B卡,四川省专家服务团专家,四川省电子学会电子测量与仪器专委会委员。
杜思远
博士后(在站),副教授,中国消费经济学会理事、四川省委新型智库专家、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专家、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川旅学术菁英”。
张智恒
博士,中国计算机协会会员,发表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教改论文2篇,副主编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现主要研究方向为序列分析,推荐系统,代价敏感和三支决策。
7
学生活动
01
理想信念教育
学院着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了“共同抗疫,学习身边典型”、“厉害了,我的团”、“中国梦我的梦”、“我和国旗、国歌有个约会”、“可爱的母校”、“预防艾滋病”和“我们的节日”等为主题开展的团日活动,深化了同学们的爱党、爱国、爱校情怀,激发了学生的奋斗精神。学院学生会获2019 年度成都市优秀学生分会,李嫣然同学获得2019 年度四川省最美女大学生称号。
学生党员微党课比赛
02
校园文化活动
学院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2020年,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市、校级近20项120多次学生活动。我院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大型活动,如迎新文艺晚会、“迎新杯”篮球赛、运动会、辩论赛、 “超级杯”足球赛、129合唱比赛等。
迎新晚会
p1:承办2020年四川省大学生智慧文旅作品创新创作大赛
p2:参加“迎新杯”篮球赛
p3:参加“超级杯”足球赛
03
专业活动
此外,依托学院专业建设组织开展丰富的专业活动,如计算机设计大赛、“停课不停学·疫后再相约”系列在线抗疫活动、传统品牌活动“电脑120”进社区进校园、专业特色Office培训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寝室文化节、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旅院杯”高校羽毛球邀请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潘飨记”探索互联网扶贫模式实践团队被评为成都市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p1:学院团总支举办青年志愿者活动
p2:2020年“潘飨记社会实践团队”暑期三下乡—获成都市优秀社会实践团队
p3:学院团总支举办青年志愿者活动
04
国家、省、市、校各级学科竞赛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省、市、校各级学科竞赛。2020年以来,我院有3个国家级、17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同时,我院学生在各项学科竞赛中也取得累累硕果。
☆第七届发现杯全国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
☆2020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
☆2020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13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荣获国家三等奖3项,四川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2020年第十四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初赛,智能制造创性研发类赛项获国家二等奖1项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国家三等奖2项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国家奖2项
☆建行杯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潘飨记”和“青禾心生”项目荣获省级银奖
☆2020年四川省智慧文旅创新创作作品大赛中,我院共有45个项目获奖,9支项目团队荣获一等奖
☆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省级二等奖1项
☆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四川赛区获省赛一等奖1项
☆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第十三届ACM四川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四川赛区二等奖1项
8
专业介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招生范围:普通文理科考生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智慧旅游概论、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统计学、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四川,面向智慧旅游工程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有旅游学、管理学、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前端应用开发、程序设计、微信小程序开发等计算机知识、技术和能力,熟悉智慧旅游和信息服务行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了解智慧旅游类项目的设计与实现,能够熟练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智慧旅游产品和软件的设计、研发、测试、运维、营销及项目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智慧旅游、软件开发、电子商务运营与服务等。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招生范围:普通文理科考生
主要课程
摄影摄像技术基础、数字视音频处理、数字影像合成技术、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交互产品开发、游戏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四川,面向现代计算机技术、新媒体智能信息处理、旅游文化传播、影视动画、游戏、虚拟现实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具备虚拟现实、图形图像、数字影视等数字媒体产品开发的工程知识、方法和技术,熟悉数字媒体技术在文化与旅游领域的应用,能够从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与制作、游戏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IT、智慧旅游、文化传播、游戏开发、在线教育、VR/AR产品设计与服务等。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招生范围:只招理科考生
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设备、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节能与新能源。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电工电子、自动控制、网络通信、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建筑电气控制技术、供配电与照明、建筑设备自动化等专业知识;熟悉建筑水、暖等领域的知识;具备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工程管理与维护、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可在建筑设计院所、工程建设单位、智慧城市建设单位等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工程设计、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电气工程预决算、建筑工程招投标、电气施工与管理、智能设备的维护与调试、智能楼宇管理、酒店工程等方面的工作。
人工智能
本科 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招生范围:只招理科考生
主要课程
人工智能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分布式与云计算、LINUX操作系统、程序设计、大数据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导论、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分析开源框架、软件工程、智慧旅游推荐系统。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扎实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应用工程与技术,熟悉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需求,具备设计、开发、管理智能旅游信息系统、模式识别与机器感知系统、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系统等智能文旅产品的科学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本科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可在有人脸识别、用户画像、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推荐系统,人机交互,数据可视化或智能服务机器人开发等工程应用需求的IT企业,有人工智能升级转型需求的各种事业单位工作;以及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继续深造。
9
招生计划
专业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数字媒体技术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人工智能 |
计划数 | 80 | 80 | 70 | 80 |
经过大信的介绍
相信大家对本学院有了一定的了解
如果有什么疑问
或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
请与我们联系哦
咨询电话:028-84825063
联系老师:方老师(158****9049)
网址:http://www.sctu.edu.cn/it/
邮箱:373671115@qq.com
QQ群:493309901
微信公众号:LY-IT84825063
学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红岭路459号
以上是
四川旅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招生简介
想要了解更多
请持续关注他们
四川旅游学院 | 烹饪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四川旅游学院 | 食品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
四川旅游学院 | 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2021年招生简章欢迎报考 | 多个学院多种专业,总有一个适合你!
四川旅游学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于 | 四川旅游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
二次编辑 | 祝齐霞
美 编 |吴秋池
责 编 |李宇航
编 审 |祖晓霞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