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现有81个本科专业,有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生态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天文学、中国史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生态学与生态治理学科领域、政治学与社会治理学科群纳入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
为了让广大考生更加了解我校
我们将陆续推出学院介绍系列文章
欢迎考生报考我校~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生命科学学院、国土资源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
0817-2568351
学院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现有生物科学(师范)、园林、生物技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学5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师范)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园林和生物技术是省级特色专业;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生态学是我校申博学科重点建设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生态学招收一本学生。学院有生物学、林学、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招收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11个专业方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农业、学科教学(生物)等2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93人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
学院建有“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平台。与广州长隆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建有50余个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院在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与进化、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资源植物发掘与利用、植物遗传与育种、组织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居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学院学生梁帅等获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生物学会共同举办嘉陵江限时观鸟大赛
学院利用LED屏同步直播植物标本制作大赛
教师指导学生做分子生物学实验
●教授(研究员)2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26人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
●四川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中国生态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
●全国优秀青年动物学生态工作者6人
●全国林业学科发展先进个人1人
●国家级一流专业1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
●国家级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1个
●省级一流专业3个
●省级特色专业2个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
●省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省级精品课程4门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
●省级教学团队2个
●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
●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
●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5个
●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
●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
●省重点学科2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四川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1个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1个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1个
●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
●国家林业局竹资源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南分中心1个
●2021年考研(保研、出国)率达到50.59%
学院与大相岭、栗子坪和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共建科研与教学实践基地
学院与来自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18家单位召开实习工作会
学院学生参加卧龙保护区野外实习
园林专业学生在成都实习
专业设置
生物科学(师范)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特色:培养具备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教学技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基础教育和生命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人才。
园林
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特色: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从事学科理论与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风景区、森林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生物技术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特色:培养具有扎实的生命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医药、食品、卫生、环保等领域从事与生物技术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发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
学制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特色: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建设需要,掌握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生态学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特色:培养具有良好的生态科学素养和环境伦理观,掌握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多元思维模式,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生态学教学与科研、生态管理与开发、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监测、生态入侵防治、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退化生态系统修复重建与功能提升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学院召开第二十五次团员代表大会暨学生代表大会
学院师生赴邓小平故里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特别主题团日活动
学院选送的舞蹈 《塔林呼恒》荣获学校新生文艺汇演一等奖
优秀学生代表
程丽宇,2019届园林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荣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2次、特等奖学金2次、一等奖学金5次、“三好学生” “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获全国英语口语测评大赛一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校五四文艺汇演一等奖、校新生演讲比赛华凤校区一等奖。保送至上海大学环境工程与科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廖梓彤,2020届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中共党员,院2018届两委会团委副书记,在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六级、国际人才初级证书(英语)、全国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等。曾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生物科学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本科生)三等奖、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西华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保送至南开大学微生物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庞育兰,2020届生态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曾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以及多次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优秀团干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西华师范大学五四青年奖章;发表SCI论文两篇。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生态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余隆艺,2021届园林专业学生,中共党员,院2019届两委会团委副书记,在大学期间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普通话二甲等。曾获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7次特等奖学金、3次“三好学生”、西华师范大学“智汇巴蜀·成渝双城经济圈首届大学生求职比赛”三等奖;多次获得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志愿服务积极分子、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保送至西南大学风景园林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覃琦,2021届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学生,中共党员,院2019届两委会团委副书记,在大学期间通过英语四级、创新培训学员合格证书(SIYB)、普通话二甲等。曾获得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西华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也曾获得第三届野外实习植物学专题成果汇报一等奖、第三届植物标本制作大赛特等奖、第一届环校认植物大赛专业组一等奖。考取西南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国土资源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
0817-2568684
学院简介
国土资源学院创建于1986年,经过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特色鲜明、水平较高、在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型学院。近3年本科生考研升学率保持在40%左右,近3年平均就业率达到96 %。
全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正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2%。学院现设有地理科学(师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4个本科专业,招收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同时招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农业硕士(国土管理与村镇规划)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本科生1600余人。
组织学院学生参与国、省各类技能大赛
2000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地理科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8年地理科学专业被批准为四川省特色专业,201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文地理学已成为四川省省级重点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环境保护、水文学是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基础实验室为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2006年在北京被评为“教育部GIS工程中心MapGIS优秀实验室”,2007年获得了国家“653工程”MapGIS认证培训中心的资格。2009年,丘陵地区国土资源统筹利用工程实验室被评为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资源与环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7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获批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干热河谷沟谷侵蚀与控制”团队获批四川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019年获批建设四川省干旱河谷土壤侵蚀监测与控制省级工程实验室;遥感导论、数字高程模型原理及应用获批四川省首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地理科学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
近5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和厅级项目5项;出版教材5部;发表SCI、EI、ISTP收录论文以及国内核心期刊的研究论文150余篇。学院在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科研工作特色突出,学院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多个地市和县级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建立合作机制,先后承担有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资源调查、地理信息采集、土地利用数据库构建等科研任务。学院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师生1400余人次先后参与四川、云南、广西、海南、贵州等省近20贫困县退出的省级第三方评估和国家级抽查工作。
2020年翟旭等人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
2018年胡金龙、范诚在“天宇杯”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中荣获“测量程序设计”一等奖
学院学子在全国高校第五届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佳绩
●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博士42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专家2人
●四川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专家1人
●四川省国土资源专家1人
●四川省集约节约用地评价专家2人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生态修复专家2人
●四川省发改委项目评审专家2人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地震地质灾害防治专家2人
●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地理科学
●省级本科一流专业:地理科学
●省级本科应用型示范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省级精品课程3门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
●省级线下一流课程1门
●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
●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省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个
●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
2020年国内外知名地理学家做客学院地理论坛
地理学子行万里路——学院学生参与地理实习
专业设置
地理科学(师范)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熟悉基础教育改革,适应现代地理教学发展需要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同时向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输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科研能力,能够从事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GIS管理及研发的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以及教师教育相关课程。
就业及升学前景:就业去向主要为普通中小学、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升学渠道主要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本专业毕业生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40%以上。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文理兼招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乡村振兴、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与现代测量、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乡(镇)村规划、遥感理论与应用、GIS原理与应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计算机辅助制图(CAD)。
就业及升学前景:就业去向主要为自然资源、发改委等行政部门,国有企业、规划设计类公司。升学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输送高层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40%以上。
地理信息科学
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招生类别:理工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地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严格科学思维的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具备测绘技能、GIS设计与开发技术以及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在科研、教学、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科技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数据库、卫星导航定位原理、测量学、地图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导论、数据结构、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应用、GIS设计与实现、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技术与软件应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与应用。
就业及升学前景:就业去向主要为自然资源、发改委等行政部门,国有企业、信息采集和运用类公司、科技服务类企业。升学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输送高层次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保送和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30%左右。
学生加入教师科研团队提升专业技能、培养科研素养
优秀学生代表
鄢继尧,男,中共党员,2019届人文地理专业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标兵、校青年五四奖章、校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成都玉林中学荣誉校友。主持省级、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两项,担任班长、班主任助理、成都玉林中学校刊名誉主编等职务。保送至南京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屈惠平,女,中共党员,2020届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五次,校三好标兵擂台赛第一名、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团干部、院优秀组织者、院优秀演员、西华师范大学第四届达人秀一等奖、西华师范大学第二届原创歌曲大赛二等奖、兴文世界地质公园科普周知识竞赛一等奖等各类奖项。本科期间参与科研项目一项,保送至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唐宇,男,中共党员,2020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六次校级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暑假“三下乡”先进个人,校青马班优秀学员等各类奖项。本科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篇,保送至陕西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黄文丽,女,中共党员,2021届地理科学专业学生,校级优秀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实习生,校级立项一项,保研至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地理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沙马阿各,女,彝族,中共党员,2021届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校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三等奖,第四届大学生测绘技能竞赛省三等奖,保送至西南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更多招生信息
请登录西华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查看
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查看
往日精彩
图文 / 由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 / 陈晨
策划制作/西华师大新媒体中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