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中国共产党党史中,有无数动人心魄的故事与不可不说的人物。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1928年3月20日,共产党员夏明翰挥笔写下这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今天,跟着江江来品读优秀共产党人夏明翰的故事。
夏明翰:丹心永照“后来人”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出生。夏明翰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酷爱读书。1917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他接触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声援五四运动的爱国宣传活动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夏明翰像
1920年,在何叔衡等人的帮助下,夏明翰来到长沙,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夏明翰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长。他经常到长沙、平江、湘潭等地,深入了解农民的情况,注意培养农运干部,保送革命青年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10月,夏明翰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927年8月下旬,新改组的湖南省委在长沙沈家大屋召开秋收起义会议,夏明翰作为新省委成员出席会议
1928年初,夏明翰被调往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临行前,他向妻子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告别,赠予妻子郑家钧一颗红珠,并附诗:“我赠红珠如赠心,但愿君心似我心。善抚幼女继吾志,严峻考验不变心。”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不幸被捕。敌人对夏明翰施用了种种酷刑,劝他投降。但夏明翰始终视死如归,决不屈服。3月20日清晨,被押送刑场。行刑之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写下了那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
夏明翰英勇就义,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留下的那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夏明翰的妻子郑家钧专程赴武汉凭吊,满怀深情地作七律一首,其中写道:“白骨推波卷巨浪,丹心永照后来人。喜见今朝乾坤赤,英魂含笑看朝晖。”
驻衡阳驱张代表团部分成员
由“砍头不要紧”谈坚守信仰
1928年3月20日清晨,春寒料峭,阴云密布。在武汉汉口余记里刑场里,共产党员夏明翰虽受尽酷刑折磨,遍体鳞伤,但仍神色坚定,大义凛然。行刑前,敌人问夏明翰还有什么话要讲,他大声道:“有,拿笔来!”于是挥笔写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这首就义诗,是夏明翰生命的最强音,惊天地,泣鬼神;也是其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高度体现,光耀日月,气壮山河。入狱后,夏明翰给亲人写了三封信,字里行间,决心为共产主义信仰而牺牲的伟大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给大姐的信中,他坚定表示:“人该怎么做,路该怎么走,要有正确的答案。我一生无遗憾,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给母亲的信中写道:“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人的一生要活出价值,活出境界,就得有信仰。信仰,好似茫茫大海中导航的灯塔,照亮生命的夜空,指引船只安全归航;如同浩瀚沙漠中旅人的罗盘,指引我们奔向生命的绿洲、充满希望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为伟大信仰不懈奋斗的历史。成千上万像夏明翰一样的共产党人,为了信仰,奋斗拼搏,矢志不渝;为了信仰,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为了信仰,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天翻地覆慨而慷”,换来了“雄鸡一唱天下白”。
为真理而献身
夏明翰祖父夏时济是清朝进士,曾任户部主事,母亲陈云凤出身于书香门第,博学多才、思想开明。夏明翰曾是祖父最宠爱的孙儿,被寄予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厚望。然而,在目睹了乱世下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后,夏明翰在心中种下了革命报国的种子。
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后,19岁的夏明翰与同学们走出校门,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
1921年,在毛泽东、何叔衡的介绍下,夏明翰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夏明翰积极从事革命活动,为湖南农民运动培养了大批骨干和积极分子。1927年,他受毛泽东邀请到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任秘书,协助毛泽东开展工作。
夏明翰在农讲所期间,协助毛泽东抓好授课和学生军事训练,成为毛泽东得力助手,革命经历进入一个崭新时期
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从武汉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夏明翰主要负责联络宣传工作。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转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同年10月,兼任平浏特委书记的夏明翰,先后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1928年,夏明翰奉命到武汉进行革命活动,因叛徒出卖而不幸被捕。在牢房里用敌人扔给他写“自白书”的半截铅笔给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大姐分别写下了一封家书。
在给母亲的信中,夏明翰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啼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离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
夏明翰写给母亲的信
在给大姐的信中,夏明翰写道:“我一生无憾事,认定了共产主义这个为人类翻身解放造幸福的真理,就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夏明翰写给大姐的信
1928年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赴汉口余记里刑场,年仅28岁的他在枪口下留下了人生最后20个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夏明翰慷慨从容就义,年仅28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夏明翰用一首《就义诗》道尽了胸中凛然,展示了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夏明翰牺牲后,无数中华英雄儿女踏着烈士的足迹继续前行,终于迎来了革命事业的胜利。
如今,在革命先烈为之战斗、为之牺牲、为之长眠的土地上,到处春意盎然、岁月静好,中华儿女正意气风发地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高扬主义真,当好后来人!”学习夏明翰,正是为了不忘初心,开创美好未来。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新华社 解放军报 湖南学习平台
小编:陈雨林
美编:陈雨林
编辑:王 潇
责编:燕儿石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形式多样!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党史人物丨方志敏: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党史故事会!我校开展“讲红色故事,传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学习党史,点亮“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