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
长
乐
安
康
端
午
初五
这个端午节大家吃粽子吃齁了吗?作为不同民族组合家庭,我家每逢佳节必“大战”,粽子是枣泥馅儿的还是豆沙馅儿的好吃,凉糕里要不要放葡萄干儿和红枣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
一番大战后还没歇口气假期就告一段落,而下一个小长假——中秋节远在三个月后,足够月饼甜馅儿粉丝vs咸口儿拥趸摩拳擦掌,这期间可是漫长的苦夏,慢慢熬吧!
每逢端午,粽子甜咸之争,总是“烽火不断”。作为端午节美食界的扛把子,粽子还很爱美,这么热的天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而且还束腰,其实粽子束腰,是为了显个高,毕竟腰以下都是腿。
端午节由来
端
午
端午节又是女儿节,“五月端阳多避忌,谁家有女急归宁”,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
记得我们小时候端午节可是没有假期的,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一个法令。
定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为四大传统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这么多,你知道为什么偏偏把端午节定为四大节日之一吗?
古人对于农历的五月是有说法的,《吕氏春秋》《礼记》中都提到过这个问题,“礼记有言五月恶,阴阳争辉分死生”,是不是听起来不太吉利。
古人信阴阳哲学,五月快到夏至前后,阳气达到了极上,阴气就开始复活,双方斗争很激烈,此时就会有危险。
现实中有一些植物开始死了或者说成熟了,比如小麦开始收割了,有一些植物继续活着。
古人就认定,农历的五月是一个恶月,不大吉利,各种毒虫所谓的五毒乱窜,肉眼看不见的各种细菌也开始闹事了,对小孩是有危险的,人也容易生病。
所以古人就认为有邪气,虽然有点迷信,但还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五毒频现人易病,雄黄点额驱阴邪”。
端午节习俗
端
午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其实,端午节的起源在屈原之前就有了。那为什么会有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呢?
其实是因为季节变化,农历五月的时候汛期就要来了,人们就要做一些活动,在南方多河的地区兴起了竞渡的习惯,“彩舟竞渡浪齐进,角粽菖蒲满院香”。
这一天,人们划着船到了江中间,就把代表瘟疫的包扔到河里,意味着把邪气扔了,回到岸上,悄悄地走,防止瘟疫再跟回来。
这个船平时是不用的,只有在端午节这一天才用一下。后来也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
还有一些象征性的文化性的行为,比如把雄黄研碎了泡在酒里,溶化了以后,蘸毛笔在小孩子头上写一个“王”字,寓意小孩子变成老虎,就不会有什么邪气敢招惹他了。
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也不相同。
那些古老的传说也好,人们的美好祝愿也罢,所有的节日都是为了提醒我们爱与被爱。
五月初五这一天,龙舟冲破江面激起朵朵浪花。
这一天,甜咸粽子江湖一争高下;
这一天,菖蒲艾叶香满院落;
这一天,外嫁的女儿要回家……
不管你身在何方,所幸处处端午!
另祝端午安康!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我点个“在看”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学习资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