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见一双二三十岁的手,在修一个两三百年甚至两三千年的文物时,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看起来很长,好几十年,但如果你是一个修复师傅,跟你面对的文物相比,好像你也只是匆匆过客,这个匆匆过客又能留下什么呢?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艺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在央视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播出。该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看完这部艺术纪录片,我不由发出来疑问?从事这个工作的人,会因为这个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怎么看待这个工作,怎样看待生活和世界?又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影片的调性很亲民,有讲解的画外音也有和工作人员对话。在文物传承中,仍保留着师徒传承制。让人有种回到几十年前的中国社会形态。自带好感。
影片一共三集,按照不同的工艺类型进行分类划分,轻松的了解到每个行当修补过程中的独特性。故宫也在逐步接受新的修复理念,也运用了不少了新进技术。但真正的修补过程还得是手工的,老一辈的娴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修复文物本来也不是什么新兴技术产业,还可能会相当枯燥。但修复师傅们都说这是穿越古今,与百年前的人对话的难得生命体验。
他们对于文物的热爱以及尊重真的是十分打动人心,他们常常提起的一句话是格物致知,通过观察事物慢慢磨练心智,让浮躁的心一点点沉下来。这也让我想起来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就是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择一事,终一生。文物修复者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历史。与历史的漫长相比他们不过是过客,但亦是不可缺少的有缘人!因为他们才续写了历史的波澜壮阔!
权威发布||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202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垃圾分类,我们见“圾”行事
毕业礼物||时光明信片,纪念今天 ,热爱明天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深度 |
学院网址:http://www.网址未加载/
学院官方微博: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学精于勤 业成于信
文:赵佳艺
编辑:刁梓轩
审核:易蒙 王玲
责任编辑:许馨天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宣传处出品
感谢关注 感谢阅读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