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规定5月1日为劳动节。
1958年5月1日,人民英雄纪念碑揭幕。
1984年5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横贯柴达木盆地的西(宁)格(尔木)铁路举行通车典礼,正式交付国家运营。
1995年5月1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始实行一周双休制。
1950年的五一劳动节
1950年5月1日,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全国各地纷纷以游行集会、文艺表演等形式热烈庆祝这个节日。这其中以首都北京的庆祝活动更为隆重,更加热烈,更具代表性。
毛泽东亲自修改五一口号
1950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一共38条,明确地提出了有关政策和各方面的工作任务。如第一条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据中央研究室研究员张素华的文章介绍,口号的初稿是由胡乔木起草的,先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对口号作了多处具体修改,如将原稿的“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
1950年4月18日,刘少奇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于4月21日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一是将“坚决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济政策”,改为“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二是将“不动富农财产”改为“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三是将“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努力协助全国解放事业的完成”,改为“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准备一切可能条件,配合人民解放军的适时进军,解放自己,完成统一”。
毛泽东修改的中共中央发布1948年“五一”劳动节口号的通电。“五一口号”于5月1日当天由《晋察冀日报》发布,5月2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转载,随后各大报纸纷纷全文刊发,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在不进则退、不强则弱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为,就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
——习近平总书记
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
晨光中,有人已开始紧张地工作
假期里,有人迎来最忙碌的时刻
休息时,有人一直马不停蹄
生活中,也总有人为了我们的安稳日夜守护
身边这些可爱又可敬的劳动者们
一直默默地在我们身边
他们靠智慧与双手实现着梦想
用劳动创造着美好生活
感谢每一个兢兢业业付出的人
向每一位劳动者致敬!
(点击上图查看全文)
请为“西北政法大学”加小星星
订阅号改版想第一时间看到信息
请为我们点亮小星星(设为星标置顶)
往期精彩回顾
致敬劳动者丨西法大汪世荣教授、李康宁教授荣获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专业第一、连续四年奖学金…这位优秀毕业生不简单!西北政法大学校内新媒体平台综合影响力排行榜(2021年3月)
央视点赞,这张照片火了!网友:看到一条时光的河创造·赢丨“神仙”打架速来赏,C位出道由你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中心 天平工作室
部分素材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新华社 人民日报 新闻联播
文案:金雨图片:孙愉
策划: 昝晓莹海报制作:孙愉 吴紫怡
编辑:马博文责编:杨佳怡
版尾设计:张博主编:潘明路 审核:刘渊
向劳动者致敬,请转发、评论、点赞并点亮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