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远益清——郑乃珖诞辰110周年作品文献展

西安美术学院,艺考

西安美术学院

2021-4-16 23:13:29 文/沈芬 图/戴伟

关注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创设于二十世纪50年代,云集了以长安画派为代表的大师名家。他们深入生活,走进人民,翰墨名作,潜心教学,为西安美术学院乃至西部地区美术教育奠定了扎实、深入的教学基础,沉淀了朴素、踏实的艺术学养。自2020年始,美术博物馆立足美术高校教育平台,凭借珍贵的藏品资源,秉承“名家、名师、名生、名作、名校”的新发展格局,策划以美育传承为主题的系列展览,该展为系列之第二期。

郑乃珖先生“为画而生”,严谨执着且天真烂漫,见多识广而能独行其道,悲喜宠辱,盈缩卷舒,几十载春秋初心不负。先生的创作“以学识酝之,以涵养酿之,以性情化之,以精神造之”,于落笔之中,桃李芳菲下成蹊。展览精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郑乃珖及学生作品,结合文献图像、早期教学手稿等资料,尽可能详实地呈现了老一辈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独特的中国画造型技法、浪漫的艺术思想以及为新中国花鸟画的创新与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

西安美术学院

郑乃珖(1911-2005),号江声外史、沙堤璞夫、璧啸,晚年号璧寿翁,生于福建省福州市。作为20世纪中国花鸟画坛承前启后、风格独具的重要艺术家,郑乃珖以师传统、重生活的艺术追求,将南北之景共融、线描墨法相映,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花鸟画风格,与于非闇、陈之佛、陈子奋并称当代中国工笔花卉四大家。作为美术教育家,郑乃珖以观物写景的教学方法、敦厚真挚的为人之道言传身教,教育影响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郑乃珖精花卉、翎毛、走兽、蔬果、时鲜,亦工山水、人物,其画法工写结合,兼工带写,墨色并重,拙巧并见,形神兼备,师法自然,以生活为基础,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富有鲜明的时代精神。他的作品参加历届全国美展获奖,送联合国、亚、非、欧、美等数十国展出,为众多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曾出版《郑乃珖画集》等专著二十余种。他的传记被载入各种版本辞书、名人录。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福建省政协常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福州画院院长、福州画院终身院长。

本次展览以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为主办单位,受到郑乃珖家属、福州画院以及其学生的支持与帮助。精选出上世纪50-60年代郑乃珖先生作品九十余幅,分为四个篇章进行展示:师者韶华——以线达意——对物写景——教学传承。此外,展览还引入图像照片、早期教学手稿等资料,尽可能详实的向观众呈现,作为老一代艺术教育家严谨质朴的艺术思想、认真踏实的中国画造型技法,为新中国花鸟画的发展与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白描花卉.木槿花 1960年

西安美术学院

白描花卉.牡丹 1960年

西安美术学院

课徒画稿.山石技法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课徒画稿.山石技法 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课徒画稿.山石技法 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课徒画稿.花鸟技法 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工笔重彩.三生果 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新蕊初绽 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绿影漫透碧窗纱1957年

西安美术学院昨夜蝴蝶梦1958年

西安美术学院熊谷奇葩 1959年


西安美术学院

《香远益清——郑乃珖先生诞辰110周年作品文献展》由美术博物馆策展团队自2019年底起着手策划筹备,一年来,团队在福州-西安两地进行采访与资料收集,受到了郑乃珖之子郑大干先生、蔡鹤洲之子蔡小枫先生以及学生蒋平畴先生、施宝霖先生、俞梦彦先生等诸位前辈的鼎力支持。学术研究方面,策展得到朱尽晖教授、陈永怡教授、林木教授、白林坡主任的专业指导。

在时代的跌宕中,郑乃珖先生师法古人,开拓创新,为工笔花鸟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造就了体现“生活真知”的艺术风格,同时先生勤奋、质朴、踏实的品质传人以德,授人以技,对未来的中国画发展及美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回望师心,正是我们的初衷,望吾辈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微西美工作室长期欢迎广大师生前来投稿」

投稿邮箱:xmgfwx@sina.com

编辑:白珊溶

新媒体负责人/指导教师:邢书磊

执行负责:顾文浩

西安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微西美工作室

在看!点赞!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陕西本科院校-西安美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西安美术学院-香远益清——郑乃珖诞辰110周年作品文献展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