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四项课题获2021年度陕西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近日,陕西省科技厅发布了2021年度陕西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结果,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共有4个项目获得陕西省科技计划资助,立项经费12万元。
No.2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土建系举办 “科研周”活动暨兼职教授聘任仪式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科研和创新能力,土建系于3月22日-26日结合行业特色、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等方面举办“科研周”系列活动。3月22日下午,土建系“科研周”活动开幕式暨兼职教授聘任仪式在B407举行,西安交大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王小青、西安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党发宁,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张立以及电信系、数学教学部部分教师、土建系师生出席会议,会议由土木建筑工程系主任廖红建主持。
陈光德院长代表学院感谢党发宁教授对学院教科研工作和土建系专业建设工作的支持,并向党发宁教授颁发了兼职教授聘书。其次,土建系先后表彰了2020年度科研先进个人凌伟、郭秀芹、康彦青、黎莹和代倩五位教师。陈光德院长强调,教师队伍的质量和规模是学生培养质量和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保障,希望土建系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随后,党发宁教授进行本次“科研周”活动的首场特邀报告——“学术思想之源泉”。党教授根据自身科研经历,分别从“科研课题的源泉”、“学术思想的获取捷径”、“学术思想的提升阶梯”、“科研道路的外援方式”和“教科书中的学术创新空间”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选题、论证研究和论文攥写,报告生动形象,不断获得阵阵掌声。
廖红建教授进行第二场特邀报告——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和科研论文写作。廖红建教授首先鼓励青年教师要突破心理障碍,整体布局,注重细节。并分别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攥写和评审角度出发,基于申报案例,详细介绍了“题目与摘要”、“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特色与创新之处”和“研究基础”等基金项目申报书的分项内容的攥写要点,强调了“细节”和“坚持”是申报成功的必备条件。会场气氛活跃,与参会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为各位老师提供诸多建议。
土建系“科研周”开幕式在阵阵掌声中落下帷幕,期待通过本周的系列讲座学习和座谈交流,提升教师整体的科研水平。
No.3
西安交大城市学院教师参加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会
2021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于3月20日线上线下同步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高校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旨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精神,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会议由清华大学物理系阮东教授主持,有8位专家做相关主题报告。
在学院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育人与教学实践之际,学院上下高度重视这次研讨会,积极动员各教学单位老师在线参加会议,我院各系部100余名教师全程参会,听取了相关报告和讨论。
目前我院正在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课程实践工作,学院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经费和校级教改研究专项,2020年有80人次申报,40人获批,在37门课程教学中予以实践,还有更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结合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积极探索、研究、实践,不断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随着教育部、省教育厅对该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学校也将再次加大力度,积极支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团队、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与相关工作的开展。
此次研讨会通过分享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思想和实践案例,体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领域的新思考、新探索和新成果,老师们通过在线参会,体会了双一流建设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目标,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思路,将很好推动我校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
No.4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举办第十届社团文化博览节开幕式暨社团精品化发展论坛
为进一步展现学生社团时代风貌,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引领中的积极作用,多角度打造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学院团委于3月23日在教二报告厅举办“时代筑梦 踏浪前行”第十届社团文化博览节开幕式暨社团精品化发展论坛。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及嘉宾有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学堂、外语系副主任赵永生、艺术系副主任张春新、学院团委全体老师、各系团工委书记及各社团指导老师。第十届社团文化博览节开幕式在我院配音协会别出心裁的开场秀中拉开序幕。
会议伊始,全体起立,奏唱团歌。随后,学院团委书记茹静老师对社团工作进行总结与计划。她指出,2020年度学院社团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论从社团活动开展次数、活动时长、参与人数以及四、五星级社团数量方面较上一年度均有明显提升。2021年在此基础上,学院团委将继续以学院及学生服务中心重点工作为主要发力点,做好学院社团工作的顶层设计及服务保障工作,持续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品牌活动为载体、专业水准为指导,着力打造具有底色、亮色和成色的城院品牌社团活动新名片。
社团工作部指导老师金牧羊介绍了本届社团文化博览节的主要活动安排。航模协会社团代表邵鹏程同学,通过讲述参与并举办社团活动的切身感受,号召各位同学行动起来,踊跃参加到社团文化系列活动中来,播种希望,收获梦想,为我们校园文化氛围增添光彩。数学建模协会指导教师闫龙,对社团的管理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并表示将继续依托数学建模大赛平台,积极推动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打造学术科技化的校园文化新格局。
接着,学院党委书记张爱萍向各类社团指导老师代表颁发聘书。同时,张书记对社团工作给予肯定并寄语希望。他强调,社团文化不仅是反映学校文化建设的“软实力”,也是衡量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的“硬指标”。社团人、社团魂,作为新时代社团一份子应明确自身定位、牢记入社初心,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打造属于城院社团独具特色的气质氛围。除此之外,张书记也对学生社团工作提出新要求。一要提升社团品德修养,弘扬城院正能量;二要关注时事热点需求,积极回应社会期待;三要大胆创新社团活动,彰显城院学子智慧;四要实干真干敢干,尽展城院社团新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属于城院社团各具特色的青春盛宴。最后,伴随着“时代筑梦 踏浪前行”的欢呼声,第十届社团文化博览节正式开启新旅程。
No.5
西安交大城市学院举办第五期管理干部读书班学习研讨会
3月23日上午,城市学院举办了第五期管理干部读书班学习研讨会,党政服务中心、学生服务中心、继续教育与培训中心、校友基金会以及思政教学部等5个单位的管理干部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期分享人分别是学生服务中心的党西锋、王丽丽、张天、茹静四位老师。会议由学院党委张爱萍书记主持。
首先,党西锋向大家分享了《习仲勋传(下卷)》的读书体会,党老师从“处处做勤政务实的领导人的典范、处处体现亲民爱民的群众情怀、处处做普通群众中杰出的一员、处处展现着治国齐家重乡情的魅力”四方面,介绍了习仲勋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光辉历程,表示我们要向习仲勋同志学习,始终不渝的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接着,王丽丽为大家带来了《反脆弱》一书的学习心得,王老师指出,反脆弱的核心是接受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并让这种不确定性为我们所用,可以通过培养抗压抗挫折能力、对行为进行合理干预、学会做多手准备、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不对称性等方法来提升反脆弱的能力。
张天分享的书目是《上瘾》,该书提出了新颖而实用的“上瘾模型”(Hook Model),即通过“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来养成行为习惯,张老师说道,上瘾是一种可以被设计的模型工具,如果能够了解并科学运用这种上瘾模型,就可以应用在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改变学生不好的行为,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
第四位分享人茹静推荐的图书是《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该书记录了习近平同志在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茹老师感悟道,认真研读本书对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团学工作者,必须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深入到大学生中,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身体力行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分享环节结束后,其他老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学习体会进行了交流发言。党政服务中心主任朱普社提示大家,在选读外文翻译的图书时,要注意与中文表达方式的差异,一定要吃透内容,才能讲清楚、讲明白。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学堂指出,通过读书来完善知识结构,拓展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
最后,张书记总结道,读书分享的形式能够强化对书本内容的理解,选择书目时除了兴趣之外,还应考虑受众需求,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分享效果就会更加显著。读书班从2020年9月开展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期,第一轮学习接近尾声,希望大家在第二轮学习中能够围绕“建党100周年”的主题,认真学习党史,注重把理论知识与生动事例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干事本领。
No.6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扎实工作推动教师队伍发展
为贯彻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推动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教发中心以“名师为引领,教师培训为抓手,校、省级赛事为契机,提升能力为目标”展开工作,将师德师风建设贯彻工作始终,不断规范和完善教师发展体系。
坚持以教学名师师德师风报告会作为新入职教师培养第一课,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教发中心配合人事部门对每年新入职的青年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教学基础能力的全程培训,包括师德师风、教学能力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规范等。帮助新教师提高师德水平,夯实教学基本功,为青年教师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分类分层次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从新进教师源头抓起,细化培训安排,设立系列环节,全面夯实师德为先、教书育人素质基础,着力提高教学能力。除新入职教师系列培训之外,通过举办授课能力提升性专题培训、教师研究能力训练营、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选手公开课、“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会、新任教师授课资格认定等方式,针对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需求开展培训工作,助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
积极进行名师培育,发挥教学名师示范引领作用。成立了4个“交大城市学院名师工作室”。聘请国家级名师和省级名师领衔成立了“马知恩名师工作室”、“冯博琴名师工作室”、“王海民名师工作室”和“解安宁名师工作室”,分别负责基础学科、工科、经管、文化艺术学科的名师培育、教学能力提升等。通过专题报告、授课示范、听课点评、教学法指导等进行一对一帮扶。此外,还在校内外开展获奖教师交流、教学名师交流等系列活动,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对先进教师进行宣传,加强其先进事迹在校内校外的影响辐射。
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提升课堂育人水平,推动学院“双一流”建设。适应疫情特殊时期需求,组织线上授课基础培训,策划组织了首届院级线上授课大赛,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线上授课质量,获得教师和学生们的肯定和好评。组织了第二届院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陕西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备赛选手培训。以教学竞赛为契机,将学、赛、促融为一体、以赛促教,激发潜力,引领转变。
No.7
西安交大城市学院艺术系开展“文化复兴时代下书法专业学生的担当”讲座
3月24日晚,应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邀请,长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岳红记在F100报告厅进行“文化复兴时代下书法专业学生的担当”的学术报告。西安交大城市学院院长陈光德,艺术系主任解安宁教授及全体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讲座由书法专业负责人韩钧主持。
讲座开始,首先由陈光德院长为岳红记教授颁发了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艺术系兼职教授聘书,以此加强院系专业之间的交流提高,拓展学科交叉研究的视野。
讲座中,岳红记教授以文化复兴为背景讲述了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新文科基本要求、专才多能化的发展趋势。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传承的基本符号,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由文化自信到文化复兴,再到民族复兴,最终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讲座结束后,岳红记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讲座和交流互动使得同学们对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书法专业的大学生既是中国书法文化的学习者、生产者,又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播者,每位同学都应该勇于挑起文化复兴时代下书法专业学生的担当,责任重大。
No.8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召开2020年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总结表彰会
3月24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校园综合治理工作总结表彰会在学院行政楼508会议室召开。学院综治领导小组组长陈光德院长、副组长张爱萍书记、副组长张敬朝副院长、副院长岳华海、院长助理徐君陶、院纪委书记兼党政服务中心主任朱普社、工会主席冀祥等学院领导出席会议,各系(教学部)、中心(部)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张敬朝副院长主持。
会上首先由学院综治办主任、保卫部部长陈涛代表学院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对学院2020年度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作总结汇报。张爱萍书记代表学院宣读了《关于表彰2020年度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的决定》,授予计算机系、管理系、学生服务中心和建设与条件保障部等4个单位为“2020年度校园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由陈光德院长向获得先进单位的部门颁发了奖牌和奖金;获奖单位计算机系主任缪相林、管理系副主任郭关科、学生服务中心主任张学堂、建设与条件保障部主任张志钢四位老师分别发言,结合本单位在过去一年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措施和经验进行交流分享。随后,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副组长张敬朝副院长代表学院现场与机械系、教学服务中心等20余家单位分别签订了《2021年度校园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期间,张爱萍书记对各参会单位做了舆情提示和要求,提醒全院师生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各类电信诈骗活动,提高对金融信贷知识领域的认知做到意识与形态相统一、言行要一致;要求各单位要扎实推进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有效预防校园宗教渗透、校园贷、PUA等案件的发生,切实做好毕业离校期间学生的求职、实习、应聘等方面的安全指导。
最后,陈光德院长代表学院对校园稳定安全和综合治理工作作总结讲话,感谢过去一年在全院各级单位的通力配合和团结协作下圆满地完成了2020年学院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并对取得的成绩和获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祝贺。陈院长强调,全球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各单位应一如既往地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真抓实干切勿麻痹松懈;各单位要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学院转设关键时期的现实条件和实际困难,重点做好校园舆情工作。校园综合治理工作不单是做好安全稳定,而是要全方位的做好提升和改善,譬如:不断加强校园秩序和环境的整治,强化正确引导和有效惩戒,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宣传档次,着力抓好转设进程中疫情防控及学生安全教育等具体工作。并希望各单位进一步团结协作、互通有无、齐抓共管,为学院综合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进、为学院的顺利转设做出更大贡献,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No.9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播系举办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人文大视野系列讲座
3月25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传播系于教二报告厅举办王洁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人文大视野系列讲座。学院院长陈光德、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王乐文、陕西省青年作协副主席王洁、传播系常务副主任刘强、传播系全体教师及网媒专业2019级与2020级全体学生参会。本次会议由刘强常务副主任主持。
会议第一阶段为王洁教授聘任仪式。首先由刘强常务副主任介绍王洁教授简历,随后陈光德院长代表学院向王洁教授颁发聘书并感谢王洁教授对学院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最后,王洁教授以自身学习经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历,鼓励学生在校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在理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人文素养。
会议第二阶段召开人文大视野系列讲座之记者的基本素养。本次讲座由人民日报陕西分社社长王乐文主讲。王社长结合最新社会热点事件,向学生讲解记者具备新闻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记者理论素养、能力素养、道德素养、业务素养四方面,结合四全媒体、舆论监督、党性原则等话题,着重强调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鼓励学生要不断加强新闻理论学习和新闻业务实践,扎实提高新闻专业素养,为今后新闻工作打好基础。
最后,刘强常务副主任发表总结讲话并再次感谢王洁教授受聘为传播系兼职教授,感谢王乐文社长“大格局、高立意”的精彩讲座。本次活动,加强了传播系师资力量,拓展了学生专业深度与广度,实现了课堂内外与课程思政的进一步融合。
图文来源:学院官网
排版:延雨濛
编辑:范梦茹
责编:李静
微讯工作室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