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希望的火种
传递运动的火炬
奔跑,加油!
今天,我们一起为西安
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喝彩!
8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首站火炬传递活动在西安举行。我校教师杨柳教授作为第42棒火炬手参加火炬传递。
据介绍,西安市推选的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手共有170名。火炬手中有全国“两优一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和全国文明家庭代表16人,全都来自街道社区、政法一线、医疗卫生等基层单位,充分体现了火炬手候选人的先进性。其他154名火炬手按照“面向基层、择优选拔”的条件和要求遴选,涉及政法、教育、科技、体育、社区、文化艺术、生产制造、服务业等15个行业领域,40余种职业。
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首次采取“两火合一”的传递方式,将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合二为一、一体传递。从8月16日至9月12日在陕西省内进行28天14站的火炬传递,全程72公里。
首站火炬传递活动起点设在西安城墙永宁门,终点设在大明宫丹凤门广场,全程约5.3公里,途经西安市部分地标性建筑与人文古迹,凸显出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并寓意从历史走向未来。据了解,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设计方案取象飘扬的红旗,取名“旗帜”,火炬口设计灵感源于山丹丹花,采用陕北剪纸的形式并艺术化处理,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之意。火炬正面同时印有两个会徽,寓意“两个全运同样精彩”。
杨柳
个人简介:
杨柳,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建筑学院建筑技术教研室主任。曾任香港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任教以来,始终坚持教学科研工作一线,注重教书育人与科技创新相统一,致力于建筑节能与建筑气候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5部,成果应用于多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获准首批全国党建“双创”样板支部。2019年,获“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个人感言:
能够代表西安建大教师参加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活动,非常高兴和自豪。亲历火炬的传递,深深地体会到薪火相传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也要做好知识传播的火炬手,把阳光、活力、健康的奋斗精神传递给青年学子。
建筑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 高斯如:成为杨柳教授加油助威团的一员我内心无比激动。杨柳老师是我的导师,我在大学期间曾拜读过杨老师的学术著作,当时就被她上下求索的治学精神深深折服。2016年,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得以跟随杨老师进行科学研究至今。杨老师学问精深,治学严谨,是我科研的领路人,工作和学习的榜样,她在学业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 ,在生活上对我也非常关心爱护,源源不断地给予我动力和勇气去追寻自己的科研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今天,有幸见证了杨老师作为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体育精神和科研精神是相得益彰的,都需要有坚定的信念,不断地拼搏、努力、超越,用行动挑战不可能!预祝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圆满成功!西安加油!建大加油!
建筑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 赵振乾:今天有幸观看西安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的火炬传递活动,心情非常激动,杨柳老师作为西安建大的代表参加火炬传递,是建大的骄傲。作为西安建大的学生,我要向杨柳老师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西安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
回溯西安建大体育传统
1956年并校以后,学校高度重视师生群众性体育工作,建设高质量的体育运动设施,大量购置体育器械,积极组织广大师生员工开展各项群众性体育活动,学校整体运动水平迅速提高,在游泳、竞走、短跑、田径、飞碟、射击等领域先后打破省纪录、国家纪录,在校学生中先后涌现出七名国家级运动健将【曾学德、李渝生、张福祥、陆美秀(女)、吴尔鉴、林孝梨、李福芬】,并获多项殊荣。
并校初期,学校积极贯彻国家劳卫制锻炼,在体育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1958年,国家体委表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劳卫制锻炼已跃居全国第一位。同年9月,全国体委在北京召开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荣获“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的光荣称号,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同志为甘一飞院长授旗,学校获得建校以来的体育最高荣誉。当时,获得这项荣誉的高校全国仅有五所。
贺龙副总理为时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甘一飞授旗
“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锦旗
《建院通讯》对荣获“全国体育运动红旗院”的报道
1958年9月,贺龙副总理(左二)出席全国高校体育
工作经验交流会(左四为我校时任党委书记兼院长甘一飞)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和弘扬优良的体育传统,体育工作一直走在陕西省高校的前列。2002年我校创办了以体育建筑管理为特色的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专业,填补了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空白,受到国家体委及教育部体卫艺司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我校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体育建筑文化研究基地。近年来,我校先后获评陕西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陕西高校实施阳光体育先进单位。
体育精神风华正茂
“红旗院”精神代代传承
西安建大人在新时代继续
启程 奔跑传递 加油
共同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往期精彩推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校庆公告(第一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校庆公告(第二号)
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学生开学报到相关安排的通知
招生简章 | 欢迎报考西安建大成人高等教育!
建大·历史·文化
建大西迁史丨书信见证西迁丨文明校园创建丨开学第一课丨建大史上第一丨建大先生丨青春为祖国歌唱丨“被”你暖到丨青春战疫丨建大藏宝图丨打开《筑梦之门》丨我的名字叫建大丨师德丰碑陈绍蕃丨深切缅怀徐德龙丨古文版建大赋丨《建筑生僻字》
出品:党委宣传部
素材来源:新闻中心 校史馆西部网
图片:马长蕊詹鹏超
视频:海静 费翔
编辑:王俊 翔子
审核:宋阳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