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高大上的古琴
是如何制做而来的吗?
本次活动,将带您走进古琴斫制的秘密!
11月19日起,在同济和古琴
来一次亲密接触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雅俗共赏、瑰丽多姿的文化符号记录着人类世代相承的鲜活记忆,传达着各个民族的独特个性,承载着具认同感和历史感的人文情感,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主题之古琴”将走进同济校园,由同济大学、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以讲座和展览的方式让师生们亲身体验古琴非遗的独特魅力。
“
本次活动分为讲座和展览两个部分,从中你会知晓古琴斫制的秘密~ 领略琴之空灵的审美意境和厚重的人文积淀。
讲座
时间:2015年11月19日 18:30-20:30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图书馆十楼(南)
主讲人:杨致俭(上海市古琴斫制艺术传承人)
参与方式:现场签到即可
《古琴斫制技艺讲座》
古琴是现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它在古代是文人贵族的艺术,有着至高无上的音乐地位。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中的“琴”就是古琴。
古琴传统制作技艺极其复杂,根据木胚、髹漆、装配等工艺流程,概括分为木料选材、外观造型、槽腹结构、木胚装配、琴胚裱布、灰胎工序、琴徽安装、髹漆工序、擦漆工序、推光工序、配件安装等十几道步骤。
一张优秀的古琴相当难得,且制作周期漫长。既需要精良的材料,还需要斫琴师具备高超的斫琴技艺、艺术审美以及相当的古琴弹奏水准。
主讲人:杨致俭
杨致俭,上海市古琴斫制艺术传承人。现任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古琴艺术和古琴斫制保护单位)理事长、上海幽篁古韵古琴艺术团理事、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琴学会上海艺术中心主任、中国民族器乐协会理事、“幽篁里”古琴艺术总监。
展览
时间:2015年11月19日中午-12月4日中午
开幕时间:2015年11月19日 12:45
地点: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图书馆一楼大厅
展览讲解:周一至周五 12:30
《高山流水——源远流长的古琴艺术》
展览现场将设置图文展板,从琴道、流派、名家、演奏、琴谱、知音、琴式、名琴、造型、斫制、传承等不同角度,逐一呈现古琴艺术的丰富内涵。展览还将通过8件古琴斫制阶段性实物,展示一张古琴从琴料到成品的全过程。
来源:幽篁里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