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团市委、市教委的指导下,由青年报社、中信银行上海分行主办的首届长三角青年文创大赛暨“建党百年·青春创想”2021年红色文创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沪上众多高校、部分长三角高校都纷纷积极参与大赛。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出创意十足的红色文创作品。这些融合了新时代的设计理念的作品,表达出他们对上海红色记忆的敬意,也体现了青年学子不忘初心,对红色文化的创新传承。
00后学生点赞红色美育课程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青年讲师沈忱
带着学生走访红色地标,做笔记,写心得,做角色概念设计并建模,做包装设计,做全息影像,做3D打印……沈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新媒体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一名青年讲师,最近课内课外都忙得不亦乐乎。
“这段时间,我们去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六七次,为提交比赛资料做最后冲刺。”沈忱告诉记者,自己是通过党委宣传部门和团委知道此次红色文创比赛的。“学校和新媒体艺术学院的领导们亲自部署这项工作,所以我们师生对这次比赛特别慎重、认真。”去年十月,沈忱指导了一组学生创作的作品《“岩岩山行,红润万心”logo设计》,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第四届红岩文化产品创意大赛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这在学院师生中也引起了很大反响。
沈忱带同学们到“中共四大会址”纪念性保护标志处调研
“上海的红色地标非常多,为什么不做上海的红色文创呢?”一位院领导如此问她。这个问题,其实也正在沈忱的计划中,她随即向自己的00后学生们发出了这个提议,大家立刻一致赞同。师生们寻访申城多处红色地标,寻找设计题材。有一天他们来到中共四大纪念馆时,同学们看到了中共四大的多个主要成就:
“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
“第一次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指出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者。”
……
“原来党组织的‘细胞’是在这里完型的!”“我们熟悉的‘工农联盟’原来就是从中共四大提起的。”同学们叽叽喳喳议论开来,转头又在中共四大纪念馆看到《工农联盟》主题雕塑,顿时来了灵感:我们可以用年轻人最喜欢的盲盒形式,来表现“工农联盟”这个党的重要组成吗?
得到沈忱的鼓励后,同学们说干就干,数月之内,他们多次走访中共四大纪念馆,整理出多份素材笔记。带领学生们学习党史,温故知新,用年轻理念呈现这些红色血脉,又必须让学生们持续保持热情,为此沈老师做了大量引导工作:“百年前,我们的革命先辈也是如今这些90后、00后青年的年纪,你们可是在给百年前的同龄人设计作品哦!”最近学生们的作品已经初具雏形,沈忱正在帮助学生们进行3D建模。
沈忱指导学生开展设计创作
据悉,这群学生们设计的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学生等盲盒形象的原型,就是以中共四大纪念馆序厅的主题圆雕《工农联盟》形象为原型的。“艺术家在主题雕塑创作之时,在人物形象上参照了不少历史资料,比如知识分子参照瞿秋白的外形气质,女学生参考向警予的照片资料等。”而沈老师带领学生们设计盲盒将《工农联盟》五个形象卡通化的同时,尽力还原他们的造型、服装、手持道具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中共四大纪念馆去年发布了全国第一款“工农联盟”盲盒,对于沈老师带着学生们的再创作,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给予了很多肯定与鼓励。对于这样的红色美育课程,00后学生们纷纷点赞。
“这种形式的课程生动活泼,同学们也兴趣盎然,和以往的教学相比,更能培养学生们的主动学习、创新意识,激发创意思维、提高创造力和专业水平。”沈老师表示,很多学生们都反馈这样的教学灵活高效,既学习了党史,又能将爱国爱党情怀转化为自己的作品,去感染更多年轻人。
来源:青年报
记者:孙琪
排版:媒体中心 熊朝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