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要闻
“上海海事大学新闻热点”
为您梳理近期新闻热点,
让您一分钟知海大。
新闻导读
5月17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举行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第六届会议暨白皮书发布
5月18日上海市退役大学生士兵主题宣讲活动在学校举行
5月18日学校关工委课题研究成果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表彰
5月19日物流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图文系列展揭幕
5月19日“我的‘红色’故事——庆祝建党百年教师论坛”举行
5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期技术交流会在学校举行
5月19日陆靖校长出席第八届“中国航运50人论坛”年会
5月20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与学校签订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协议
5月20日武汉大学黄惠康教授来校为师生做专题报告
5月20日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健一行来访
5月22日“航运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5月22日 上海海事大学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行”主题活动
01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举行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第六届会议暨白皮书发布
5月17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牵头主办的全球航运智库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第六届全体会议以线上视频会议方式举行。来自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韩国)、世界海事大学(瑞典)、德鲁里(英国)、海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德国)、海事研究中心(意大利)、香港理工大学海事图书馆及研发中心(中国香港)、新加坡国立大学海事研究中心(新加坡)、阿拉伯科技与海运学院(埃及)等成员单位代表参加。
会上,发布了全球航运智库联盟白皮书——《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海运业的影响》,收录了相关成员单位的精彩观点和分析,重点讨论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海运业的影响和区域航运业发展,突出数字时代的实践、政策和挑战,为全球港航业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会议旨在加强联盟成员联系,共同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下,全球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与展望。代表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对全球港航业的影响,以及疫情下未来全球港口和航运业的发展与展望。
02
上海市退役大学生士兵主题宣讲活动在学校举行
5月18日下午 ,“携笔从戎,无悔青春”上海市退役大学生士兵主题宣讲活动在学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贺莉,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晓辉,上海市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林出席,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部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参加。来自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建桥学院的600余名大学生聆听了报告。
贺莉副书记在宣讲会上致辞,介绍了近10年来学校征兵和国防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她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每个人都要担负起历史责任,以积极的行动参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
退役大学生士兵、我校法学院学生姚禹含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他分享了自己2016-2018年在海军南沙水警区永暑礁服役其间的使命和信念;上海交通大学退役大学生胡思琪用亲历的军旅生活,讲述了由“弱女子”到“女汉子”的故事;曾远赴黎巴嫩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的同济大学博士生王涛,分享了参与维和任务的难忘经历;上海“最美退役军人”、华东政法大学学生郭宇航,讲述了在消防部队服役期间不怕牺牲、勇救被困群众的感人故事;曾驻守雪域高原的严佳敏和周一俊两位宣讲人,讲述了他们卫国戍边、驱逐越线外军的英雄事迹,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的爱国情怀;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马文斌,分享了自己在部队抒写无悔青春的故事。
本次活动展示了退役大学生士兵良好形象和沪上高校征兵工作成效,激发广大适龄青年参军报国热情,再次掀起了征兵工作热潮。
03
学校关工委课题研究成果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表彰
5月18日下午,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在上海老年大学钦州书院召开2021年度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课题研究工作推进会,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李宣海,驻会副主任俞恭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参与课题研究的7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李宣海主任要求各单位要重视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推动关工委工作开展的手段,对于工作中的规律性东西要善于加以总结。
会上,对2020年度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课题研究成果进行了表彰,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川国主持的课题《高校关工委开展“一院(系)一品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获得特等奖。
04
物流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图文系列展揭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通过精心策划,物流工程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图文系列展于5月19日下午揭幕。副校长栗建华,上海中远海运物流党委书记叶宇芒、工会主席韩峻、副总经理金琪、团委书记王君婷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师生党员代表参加。
栗建华副校长表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希望师生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用党的奋斗历程鼓舞斗志,用党的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并将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开新局、谋新篇,以昂扬姿态迎接建党100周年。
据物流工程学院负责人介绍,此次党史学习教育图文系列展的主题是以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员宣讲的形式,展示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十九大的光辉历程。
05
“我的‘红色’故事——庆祝建党百年教师论坛”举行
5月19日,“我的‘红色’故事——庆祝建党百年教师论坛”举行。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学校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女教授联谊会会员、女优青联谊会会员、青年教师联谊会会员代表,妇委会委员、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女大学生代表等参加了论坛。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贺莉主持论坛。
宋宝儒书记从党的历史讲到学校的发展,以及学校目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强调老师们要提高站位,掌握趋势,开拓视野,继续增强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他指出,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教师,希望老师们确实成为师德的示范者、引领者,成为育人的模范,能够把学校办得更好,把学生培养得更好,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教师论坛共有7位教师作主题报告,分别是女教授联谊会会长、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法学院王国华作题为“秉持初心,德法兼修——做法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人才培育者”的主题报告,青年教师联谊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支部书记殷明作题为“我和上海海事大学的“红色”故事”的主题报告,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女优青联谊会副会长、商船学院白响恩作题为“重拾申城红色记忆,再扬逐梦深蓝风帆”的主题报告,上海市劳动模范、物流工程学院王天真作题为“坚守教育初心”的主题报告,上海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交通运输学院郑剑作题为“我的“红色”故事”的主题报告,上海青教赛二等奖获得者、外国语学院刘慧丹作题为“我的“红色”故事”的主题报告,学校三八红旗手、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余芳作题为“不忘初心,做好本职工作”的主题报告,结合各自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点滴、创新和收获。
妇委会主任、文理学院党委书记石娟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筹备情况。交通运输学院党委书记冯晨曦、商船学院女工委主任李毓敏、法学院女工委主任唐瑭、团委书记梁亮交流了自己的感受,表示听了老师们的主题发言深受感动和鼓舞,各位老师在自己岗位上取得的成功背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奋斗过程,也激励年轻人在事业上要找准方向,坚持不懈。
本次论坛由校工会、妇委会联合女教授联谊会、女优秀青年教师联谊会、青年教师联谊会联合举办。
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中期技术交流会在学校举行
5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基于多维度全流程仿真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系统”中期技术交流会在学校举行。副校长严伟、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方怀瑾、技术中心副主任邹鹰、尚东码头副总经理孙金余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课题组成员参与交流。本课题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驱动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智能化作业管控技术”的课题三,项目牵头单位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严伟副校长向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对学校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期望以该课题为契机,加强校企间深入合作,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课题负责人苌道方做“基于多维度全流程仿真的超大型集装箱码头数字孪生系统”的中期进展报告,介绍了课题任务和指标完成情况。与会人员就课题存在的问题和未来计划进行了交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方怀瑾副总裁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进展和取得的成果,并就后续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此次会议旨在加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学校的科研交流,推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顺利完成中期考核,达成高质量产学研合作。
07
陆靖校长出席第八届“中国航运50人论坛”年会
5月19日下午,由上海海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上海航运交易所、中国航务周刊等共同发起的“中国航运50人论坛”第八届年会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校长陆靖,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亲善大使徐祖远,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费维军,中国船级社总裁莫鉴辉,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中国航务周刊社长倪玮,以及山东、浙江、福建、江苏、天津等省市港口集团负责人,大型航运物流企业负责人等出席会议。
陆靖校长在年会上就中国航运物流企业如何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发表观点。他认为,我国航运物流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为规避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需要将温室气体减排纳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并不断推进船舶能效精细化管理,稳步推动能源结构变革,推进船舶向低碳排放和无碳排放。
陆靖校长还就学校近年来在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船舶能效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科研情况,培育师生绿色低碳理念等方面的实践情况作了介绍。他表示,学校愿意与港航物流企业一道努力,共同迎接“碳达峰、碳中和”给行业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08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与学校签订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协议
5月20日上午,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李虎成一行来校访问。校党委书记宋宝儒、副校长栗建华会见来宾,学校研究生院、商船学院、青岛研究院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见。
宋宝儒书记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办学特色,并对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港引航站一直以来对学校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李虎成副书记介绍了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情况,并表示将努力把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好、巩固好、发展好,在促进学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产学双赢”。
栗建华副校长表示,多年来,学校与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港引航站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进一步深入合作,共同为国家航运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双方就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产教产学融合、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举行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与上海海事大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结束后,来宾一行参观了校史馆和航海模拟器。
09
武汉大学黄惠康教授来校为师生做专题报告
5月20日下午,学校系列高层次人才专家讲座活动——“东海大讲堂”第七讲开讲,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黄惠康教授受邀来校为师生作了“当前国际法热点问题及涉我风险点”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接待了黄惠康教授,并就法学教育与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
黄惠康教授结合我国在世界发展大势与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历史方位,以及 “五位一体”的外交格局,系统分析了外交和国际法领域的最前沿热点以及应对措施,深度解析了新冠肺炎的全球影响、国家意识形态发展趋势、战役外交、人权外交、能源危机、气候变化、投资贸易、“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及地缘政治等当前众多个方面的外交和国际法领域涉我风险点问题。他呼吁每一位法律人牢牢把握“政治上有利、道义上有利、法律上有据、实践上有效”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争做全球治理变革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
会后,黄惠康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互动,耐心回答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其全面、宏观的分析视角,深入浅出的讲授让大家受益匪浅。
10
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付健一行来访
5月20日,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付健一行来校访问。校党委书记宋宝儒接待了来宾,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了会见。
宋宝儒书记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表示,4月23日学校与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将按照战略合作协议框架,扎实推进双方合作事项落地,为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科研合作及人才培养等作出应有贡献,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付健副总经理介绍了公司在安全航运管理、船舶技术创新及智能船舶等方面的情况,并汇报了与学校合作的研发项目,希望双方深入合作,加强互信,全面落实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来宾一行在学校进行了企业宣讲会,开展“智能船舶对航运业影响及应对策略”专题讲座,参观了航海模拟器。
11
“航运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
5月22日,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运强国、海洋强国与经济强国的重要论述,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交通委、临港新区片党工委、上海海事大学联合主办的“航运强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研讨会在学校举行。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炯,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董爱华,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党群工作部部长苗挺,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国际海事组织海事亲善大使徐祖远,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原院长邓纯东,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晓慧,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高之国等出席研讨会。全体校领导宋宝儒、陆靖、贺莉、严大龙、李志鹏、施欣、严伟、栗建华参加,开幕式由宋宝儒书记主持。
徐炯副部长指出,理论研讨要与经济建设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突出航运强国战略和临港新片区发展,深化对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深刻认知和思考;理论研讨要与党史学习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奋斗历程的深入探究,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理论研讨要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结合学校专业特色进行学科研究。
董爱华副主任表示,上海是一个港为城用、城以港兴的城市,“十四五”时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构建,以临港新片区改革深化为契机、以航运科技创新为引领,对标国际一流,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绿色智能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海事治理,进一步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枢纽门户功能,引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苗挺部长表示,临港新片区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五自由一便利”,全力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建设现代化新城。临港新片区将努力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加强对航运业的发展支持,加强同优秀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产学研用平台,推出多领域交叉合作项目,为国家战略和航运事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宋宝儒书记以“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与航运强国建设”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在新发展格局下,高等航海教育要服务于航运强国建设,学校将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构建高等航海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堪当民族航运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勇于担当作为。
陆靖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聚焦航运、物流、海洋等领域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与科研优势,培养了17万余名优秀行业人才,为国家航运、港口、物流、自贸区建设等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当前,学校正以上海市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朝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奋进。
开幕式上,邓纯东、孟春、高之国、杨泽伟、秦天宝、何丽新、王明志、徐国毅、汪彤、张页、张守国、庄炜等12位嘉宾被聘为客座教授,陆靖校长为客座教授颁发聘书并佩戴校徽。
上海海事大学临港新片区研究院在开幕式上揭牌,副校长严伟、临港党工委委员苗挺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在主旨演讲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航运强国建设与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新时代人才培养、海洋环境保护与海洋强国建设、中国高等航海教育与航运强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在下午的分论坛上,“航运强国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奋斗”由《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主编曹泳鑫、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付欣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共筑航运强国梦、新时代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海洋碳汇发展研究、中国特色海洋文化建设、重大疫情下船舶适航标准的修订、国际海洋环境法的发展、海洋教育的战略向度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新发展理念与航运强国建设”由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亚洲区总经理庄炜、上海海事大学教授甘爱平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海洋强国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我国航运强国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大数据重塑港航产业生态、上海建设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邮轮在航运强国中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参加本次研讨的还有海峡两岸航运交流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明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孟春、中远海运集团党组工作部部长刘海涛、上海航运交易所党委书记张页、中国船东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守国、临港集团副总裁刘伟、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物流室副主任陆成云、上港集团战略研究部总经理丁嵩冰等港航领域相关部门和企业的领导,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与学者。
12
上海海事大学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军行”主题活动
5月22日,“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先锋”海大学子“红军行”主题实践活动在学校举办,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学校党委学工部(武装部)、团委相关负责人出席,各学院学生代表、部分学生组织成员参加活动。
李志鹏在出征仪式上致辞,他强调,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希望同学们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发扬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和团结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
活动以伟大长征历程为背景,近两百名学生编组4个排16个班,分批从国防教育基地出发,组织3小时9公里多急行军,中途开展翻雪山、过草地、救护伤员、补给前线、通过染毒地带等主题活动,随后,学生们在海琴餐厅食用红米饭和南瓜汤,“再品长征味”。短暂休整之后,“海大蓝”拓展活动开始,学生们参观学校地标“吴淞轮”,感受“海上虚拟课堂”,体验船模拼接,感悟吴淞商船“爱国、务实、坚毅、严谨”的精神,品味海大航运特色。
此次主题实践活动,通过重温先辈足迹,把党史学习融入师生的血液里,使师生们迸发出深入了解长征故事的兴趣,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不断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激励更多大学生携笔从戎、参军报国。
来源 | 上海海事大学官网
主播 | 朱玮
编辑 | 翟超凡
供稿| 丁梦君
制作 | 朱玮
责任编辑| 陈斯恒
策划 | 宣传部(新闻中心)
投稿邮箱| newmediasmu@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