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知 锐意创新
第十七届“挑战杯”市赛落下帷幕
我音团队共有6项作品获奖
二等奖 1 项
三等奖 5 项
获奖数量创历年新高
充分展现上音人
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研学精神
以及全面发展的综合素养
(点击查看大图)
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日前在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举行。
本届“挑战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共同主办,上海电力大学承办。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之一,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自2021年1月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启动以来,我校团委积极筹备、认真谋划,多次组织线下答辩、专项培训等相关工作,得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和系部的大力支持和通力配合,各团队指导老师全程悉心指导,从中遴选出12个项目进入市级复赛并取得可喜成绩。
项目选题覆盖了美学、人工智能等多个跨学科领域,围绕国家战略、社会热点以及百姓关切,从所学专业出发,以大学生的视角,对各个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
二等奖作品
《21世纪运用脑电(EEG)的音乐研究
新动向——基于Pubmed数据库的
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获奖作品通过对运用脑电(EEG)的音乐研究相关文献数量统计、核心期刊分布、研究热点与前沿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把握国际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及最新动向,以大数据分析更清楚的说明脑电(EEG)手段在音乐领域的研究热点及方向。对研究方向、研究热点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把握国际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以及最新动向,了解跨学科领域研究重点(例如EEG手段在音乐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关注的问题等),构建知识聚类关系(重点研究与相关方向),发掘研究视角与前沿趋势,为相关研究提供价值与数据基础。
三等奖作品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
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典型调查研究——以贵州地区为例》
该项目以调查报告为研究成果,从传统服饰的造型、色彩、纹样设计等方面着手,查阅大量文献并结合所见所闻,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主要研究方法,探索在现代设计应用中传统纹样该如何继承与发展。
《音乐作用于人,还是人选择了音乐?
——以“非典”和“新冠”时期为例,
从六个个案出发》
该获奖作品紧随时事,敏锐地观察到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抗疫音乐现象。作品运用个案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六位身份不同的受访者进行相关疫情及疫情音乐相关问题的交流访谈,分析6个个案背后所体现的相关问题,对重新认识抗疫歌曲的涌现这一现象及其功能意义具有思辨作用。
《<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探微》
该作品从《声无哀乐论》入手,阐述了个人的音乐美学思想,更通过音乐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声无哀乐论》不但为当今音乐美学体系与科学研究提供了方向与基础,更引发了对当今社会“音乐美育”与“音乐创作”的思考。
《追寻音乐本质的自由
——布索尼<新音乐美学论稿>
中的音乐观念及相关问题初探》
布索尼《新音乐美学论稿》是20世纪初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其中预示着许多20世纪音乐的未来走向,并带有德奥体系下音乐美学的共性。该作品以布索尼《新音乐美学论稿》为核心,梳理其中思想,探究对未来主义的影响以及表现主义中涵盖的相似思想。
《多维声音体验下的
音乐人工智能辅助疗法
——聚焦青少年压力群体的美育疗法》
通过科技手段还原更生动的音乐场景,借助人工智能的推荐算法,做到“对症下药”,为每一个参试者生成一个适合的“处方”。该获奖作品致力于将音乐治疗和美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拓宽音乐治疗的应用,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借助多维声音素材,充分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以美育人,以乐疗心。
供稿:团委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