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的沟通、非正式研讨是师生关系、导学关系的重中之重,为创设一种更为深入的师生交流模式,我校党委宣传部与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策划了“与你相约”师生沙龙活动。据介绍,“与你相约”师生沙龙以一学期为一季,按月举办,安排于课后时间。通过这一形式旨在探索一种活跃的思政教育工作途径,营造开放、温馨、人文的氛围。
3月24日下午,在第一季沙龙的首期活动中,20余名毕业生代表学生与校长陈以一、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徐霞、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懿玮博士、会计系副系主任章毓育等5名教师,展开了一场“就业”大家谈。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张剑萍主持沙龙活动。
“有预期,不拘泥,终身学习。”陈以一金句频出后,学生们也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围绕学习、工作和生活分享了自己的就业经历。“我想就业的方向与专业不太匹配,我该如何提升就业方向上的专业技能?”“我拿到了几个单位的offer,想听听老师的建议我该如何做选择?”他们有的从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说起,肯定了从参与、组织各项活动中获取的能力对于求职的正向作用;有的从个人就业选择谈起,分享了自己对于多份offer的取舍过程;有的结合学习、参军、创业经历,提出了自己在求职道路上的彷徨和对未来的担忧;有的从专业和工作的匹配度切入,进行了关于“转行”的讨论。
陈以一在现场讲述了自己人生中的三次就业经历,并给予在座同学三点建议。第一,有预期。求学一段时间后,要明确自己的各项要求,在有选择的时代里,实事求是地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第二,不拘泥。当进入职场和在校期间的预期不一致时,要学会因时而变,勇于尝试,勇于挑战,接受超出预期之外的事情。第三,终身学习。要坚持学习,学会学习,保持学习的能力与热情,并接受生活带给我们的挑战。
对于学生们抛出的问题和就业中遇到的困惑,徐霞认为,大学期间的各类技能储备都是为将来就业做准备的,我们要对职场做更多的了解,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后,集中精力多做努力。张懿玮说:“人生需要定位,但不需要把自己定得特别死。社会是充满变化的,很多兴趣、爱好一开始并不明确,但只要愿意尝试,便会从工作中发现兴趣点,慢慢喜欢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章毓育结合所授的专业课程,告诉同学们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学习最基本的知识,“修炼内功”,从而在职场中积累经验,随机应变,“打出招式”。
周红星从分管就业工作的角度,指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不断学习,保持学习的能力和热情,保持对社会的敏锐和敏感,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多选择。他祝福同学们的就业道路越走越好,越走越远。
参加沙龙的学生黄博洋说,“短短1小时,我了解了老师们和同学们在职场上为人处事的经验,学到了心态的重要性,自己将因时而变,做好疫情下的就业预期调整。”
来源 | 新闻中心
作者|倪春昳
摄影|王莹
制作| 张诗怡
推|荐|阅|读
将丰富的党史资源转化为培根铸魂的最鲜活教材!杉达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研修班
杉达大讲堂预告 | 明天你也会是劳模
重磅!杉达学院与华为公司签署深度合作框架协议
喜讯!杉达新增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永远跟党走!杉达启动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
学校官网:http://www.sandau.edu.cn 投稿邮箱:sddwxcb@163.com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