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课表
铛铛铛!
线下课程正式开始
新学期“征程表”仍然五彩斑斓
专业课、选修课以及课后练习
成为同学们生活的主旋律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新课表
今天不妨随着小音来看看
上音人的课程安排吧!
·早八人早八魂
撑住就是胜利!
开学伊始拿到课表的瞬间
想必大家都先看一眼是否有“早八”
这时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郁
恭喜以下中奖的小伙伴们!
(民乐系二年级)
@不愿透露姓名的同学这学期的课表基本上和上学期相同,只有选修与个别课程发生了变化。这让我不用花过多的心思去重新规划时间,也让我能够很快进入状态,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除了课表上的内容之外,学校里的开展的讲座与活动也非常多,这也是一个汲取知识的机会。所以我在课余时间会去参加这些活动,时不时还会蹭蹭别的系的课。希望这学期能够在各方面都有所提高,均衡发展吧!
(音乐工程系一年级)
@今天也很缺觉的熬夜达人 如图所见,我们音科(全学院唯一要上高等数学概论的专业)课程相当丰富,文武兼备,音乐与科技齐飞,身心全面发展。我们专业的课一般在十几个人或三十几个人左右,比起大多数学校几十几百人的大课,这样会让课堂更有效率,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多。在平时的课业之余,也有自己练习复习或者休息一会儿的时间,学校开设的各种讲座、音乐会也是很受用的学习机会。
当然
在我们一直守护着的校园里
远远不止只有上课的早八人
还有许许多多为了音乐梦想
勤勤恳恳的身影
早安,这些早八人!
·看似空白却暗藏“玄机”
课表都在心中
小音了解到
越是高年级课程越少
但此时无声胜有声
高年级的同学们
每天依旧按部就班学习
为新的学习征程做着充分准备!
(钢琴系三年级)
@邦邦 尽管课表空了,但练琴的激情和动力一直都在!
(作曲指挥系四年级)
@写曲中勿扰 时光飞逝,想念刚来上音忙忙碌碌充实的每一天,虽然累但是很快乐!身为四年级的“老人”我同样对这份专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课程虽然少了,但是学习没有休止,仍在继续!
(音乐学系五年级)
@南非的橙子 最后几个月的本科时光,课表已经空空如也,看似清闲的日子实际早已被毕业论文充斥;依旧会因为各种大大小小的事情奔波于两个校区之间,溜进课堂再听听很喜欢的课。很想留住本科最后的时光,也希望自己会一直保有和最初一样的热情!
希望这些学姐学长们前程似锦
如愿以偿!
·读书动作整齐划一
规律的生活更舒畅!
每一张课表和课程安排
都经过精心设计
小音看到许多课表有些“特别”呢!
(音乐学系四年级)
@旺仔 有好多次排课都是上午一节课,下午一节课,琴房只能约两小时,中间隔得时间太长啦~但是规律的早十让每天都很有规划!(本来没课的日子有时会被突然加课,呜呜呜~)
@墨鱼丸首尾连的课表看似令人头疼,但从中填充自习课程时间还是过得非常快!
(管弦系三年级)
@大H 每天的三点半到五点是固定的学习时间,不得不说流下的汗水确实让晚饭的胃口更佳了!
·功课表上一片蓝
一直上课一直爽
每个系总会有一个年级的同学们
每天像陀螺一样无休止地旋转
看着忙碌的他们
不禁感叹:青春真好!
(艺术管理系一年级)
@艺管辅导员姜彦超 我看到许多同学把课程表的截图当作手机的屏保或者电脑的桌面,用以提醒自己一周的计划。一张张课表就像一盘盘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有棋子的区域专注,在空白的区域绚烂,度过快乐的四年大学时光。
(数字媒体艺术学院一年级)
@陈蓉 这学期的课表看起来比上学期更加忙碌,在此基础上我还选择了不同选修课以此来丰富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这要求我要对自己的上课作业和课外学习时间进行更合理的安排;满满的早八外教课也需要我们科学健康的作息。希望这学期我们学到新知识提升新自我的同时,也可以收获规律的作息和健康的身体。
(作曲指挥系一年级)
@累累 指挥的课程也太火了!选修课场场爆满,还有录像、现场直播的同学。庆幸的是我们每学期都能上到指挥课,避免了抢不到课的忧伤~
(音乐教育系二年级)
@卓颖昕 你以为我们的课程只有课表这么多?No!声乐、钢琴小课,加上课余的自主练习and每周的合唱排练,真感觉自己是铁人十项啊!
(音乐剧系一年级)
@维娜 见过三个小时的课程吗?见过课表的红色格子吗?欢迎来到音乐戏剧系。
(现代乐器与打击乐系二年级)
@皮卡丘 满满当当的课表使人窒息,但总能从中获得一些乐趣让我学到很多知识与能力!
(声乐歌剧系二年级)
@UU 二年级是相对来说最忙碌的一年,但是同学们都很享受这一年的学习!马不停蹄成为了生活的模式,我们习惯并感恩着!
感谢提供课表的小可爱们
也祝福每一个奋斗着的上音人
新学期让我们继续
课表做伴
学个痛痛快快!
来源:海上音讯社
文案:陈芊羽、林尹茜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