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快乐
致敬海大女神
亲爱的姐妹们: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这生机盎然的美好三月,第111个 “三八”国际妇女节如约而至。我们谨向上海海事大学全体女同胞致以热烈的节日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你们辛苦了!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突如其来,疫情牵动万众。广大女教职工在学校、学院党政领导下,始终严格执行疫情防控任务。一年来,你们沉着应对各种挑战,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各自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用平凡的日常工作书写着半边天不平凡的风采,用智慧和汗水描绘出独属于你们的靓丽风景。广大女学生积极响应学校要求,坚毅勇敢,刻苦求学,奋发有为,以昂扬姿态绽放青春之花。你们是上海海事大学不可或缺的巾帼力量,感谢你们在特殊时期为学校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姐妹们,疫情的阴霾慢慢散去,复兴的脚步铿锵有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愿风华正茂的女性同胞们胸怀“两个大局”,奋力担当作为,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奔跑者、追梦人,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不懈努力,为持续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水平海事大学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携手共创海大更加美好的明天!
恭祝姐妹们节日快乐、阖家安康、工作顺利、青春永驻!
上海海事大学妇委会
上海海事大学工会女职工委员会
2021年3月8日
光荣榜
2019~2020年度上海海事大学“三八红旗手”
教职工(15名)
商船学院:白响恩
交通运输学院:范晓云
经济管理学院:吴晓云
文理学院:徐海凤
物流工程学院:舒帆
外国语学院:郭海霞
信息工程学院:焦佳佳
法学院:邢卓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小惠
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余芳
机关:李文佩
港湾校区:程晓华
杂志总社:张敏
图书馆:赵建明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费缨花
学生(10名)
商船学院:陈昱彤
交通运输学院:苏滢煜
经济管理学院:王雪纯
文理学院:李翠莲
物流工程学院:林欣如
外国语学院:魏琳洁
信息工程学院:孙纹
法学院:黄思捷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危旭敏
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董雯玉
2019~2020年度上海海事大学“三八红旗集体”
教职工(5个)
文理学院:办公室
后勤中心:校医院护理部
图书馆:文献资源部
商船学院:办公室
物流工程学院:中荷机电教研团队
学生(1个)
交通运输学院:云滇海燕实践队
海大的三八红旗手们
白响恩,曾作为我国第五次北极科考破冰船“雪龙号”二副,两度驾船穿越北冰洋,航行18500海里,完成中国船舶首次穿越北冰洋任务,并走通了最难的极点航道。
范晓云,博士,上海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辅导员、专职组织员。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为目标,以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突破口,夯实学生党建多项工作基础,不断提升学院党员发展质量。
吴晓云,1965年12月出生,自1986年7月来上海海事大学工作,至今已近35年的时间。现在在经济管理学院担任本科教学秘书的职务。
徐海凤,从事教育教学工作8年,荣获第三届国际健身气功比赛六字诀第一名、太极养生杖个人第一名;2019年全国健身气功总决赛易筋经第一名、马王堆引导术第二名等荣誉。
舒帆,工业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疫情期间主动参加“社区志愿者”,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疫情期间小区大门区域快递的流程规划,并提供住户快递的存取及隔离家庭的送菜服务;参加了学校的第二、三期疫情防控志愿者。
郭海霞,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精心上好每一堂课。长期担任班导师和本科生导师,并对学生参加各类和各级别竞赛以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行指导工作。
焦佳佳,获得2019年度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建设全英文课程1门、校一流精品课程1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担任教职工兼职辅导员。
邢卓,市中级职业咨询师、市中级心理咨询师,校心理咨询师、青春启航职业工作室负责人。绵绵用力坚持课程思政,深受学生认可。深度聚焦学生发展,以帮辅促成才。勤恳努力爱思考,廉洁务实结硕果。
王小惠,教授,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系专业主任,她作为专业负责人,负责“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
余芳,自2016年加入上海海事大学至今一直从事硕士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协助处理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位点的评估工作。
李文佩,2020年春学期开学前,通宵达旦开通教育部网课,确保全校课程在线教学规范有序。精心组织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等申报工作。
程晓华,先后在上海港湾学校学籍管理岗位、继续教育学院函授夜大部学籍管理岗位、教学管理岗位上工作多年。她重视制度建设,规范办学;出色完成招生工作,积极创收;积极推进网络课工作,积极拓展新项目。
张敏,2004年7月进入上海海事大学工作,现任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集装箱化》编辑部主任。严格执行编辑出版质量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不断促进《集装箱化》编校质量、学术质量和行业知名度的提升。
赵建明,1989年起在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工作至今。上海海事大学民盟委员会生活委员,盟市委第四届代表大会代表。做好国际海事研究图书馆服务,自建数据库数据建设及硕博士论提交及管理等工作。
费缨花,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兼直属党支部宣传委员、部门工会委员、安全员、女工委员,协助办公室主任处理研究中心办公室日常工作,承担了大量行政和党务工作。
陈昱彤,商船学院船电182班学生,获得学校学业奖学金、锦江航运奖学金等。在“吴淞”轮特种研究社担任讲解员,宣传海大的故事。
苏滢煜,交通运输学院国航173班学生,曾获上海市奖学金、学校学业特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等。连续两年参与交通运输学院羽爱童行实践队的实践活动,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王雪纯,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18级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扬帆第一党支部书记。研究生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第一,曾获校研究生学业特等奖学金、校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称号等。
李翠莲,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8级研究生,获得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发表论文1篇,担任研究生党支部委员、习研会骨干等。
林欣如,物流工程学院电气173班学生,辅导员助理,曾获校优秀团员、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学业三等奖学金、招商海工奖学金等,带领电气176团支部荣获校“活力团支部”称号。
魏琳洁,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19级研究生,班长,兼职辅导员,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学生等。作为志愿者在英国曼彻斯特Medlock Primary School负责低年级学生的拼读学习。
孙纹,信息工程学院电信172班学生,专业排名第一,获得上海市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学业特等奖学金等。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数学建模美赛国际三等奖,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比赛市一等奖等。
黄思捷,法学院法学172班学生,曾获上海市奖学金、校学业特等奖学金、校优秀团干部等。疫情期间,在上海火车站、乡镇政府担任疫情防控志愿者。
危旭敏,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171班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伟马助学奖学金等,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市级以上奖项6项。
董雯玉,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物工19级研究生,院研究生会主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文理学院办公室一共有5名教职工,3名女性,其中办公室主任是女性。老中青搭配,结构和谐完整。学院办公室在缺编的情况下,每人都身兼数职,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尽力落实好每一件工作。行政、教学、科研、外事等工作都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受到学院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校医院护理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疫情以来,不惧病毒肆虐,坚守岗位,做到一年365天,校医院时刻有人守护
图书馆文献资源部谨循“承德载道,厚学济世”的馆训,建设以“港口、航运、物流”、“海事政策与法律”、“商船、海洋科学与工程”三大海事文献与信息集群为特色的资源保障体系,科学合理规划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商船学院办公室作为全校师生规模最大学院的行政办公室,一直秉承“我在一日岗,发挥无限热”的工作态度与热情。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工程学院中荷机电教研团队现由17位同志组成。教研团队主要负责了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泽兰德大学合作举办的“机械电子工程(中荷)专业”(简称机电荷专业)与“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中荷)专业”(简称为电控荷专业)。
云滇海燕实践队积极参加支教实践活动,为社会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
来源 | 上海海事大学妇委会 工会女工委
编辑 | 王欣榕
策划 | 宣传部(新闻中心)千帆通讯社
转自| 上海海事大学官微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