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
2020年12月10日至13日,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于在广州举行。我校师生深受鼓舞,17级护理本科4班吴怡欣同学代表上海参加世赛选拔项目——“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的比赛,19级护理专升本林秀怡同学代表上海参加国赛精选项目——健康照护项目的比赛,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她们不负众望,在强手如林的比拼中脱颖而出,喜获金牌和银牌。
上一次,我们倾听了林秀怡奖牌背后的故事
今天介绍在首届全国技能大赛夺金的吴怡欣
她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同学眼中的好榜样
她说,所有的幸运都是厚积薄发
感谢世赛让她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物名片
吴怡欣,17级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护理学专业本科4班,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称号,通过了英语六级、医护英语三级,考取了健康管理师三级证书,获中国技能大赛——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一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金牌。
自2019年4月始,吴怡欣初次参加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的校内选拔赛,到11月以上海市选拔赛第一名的成绩入选上海集训队,再到2020年12月参加国赛,前后经过3次阶段考核,8个月的阶段训练,以及3个月的冲刺强化训练,最终她不负所有人的期望,在广州举办的全国赛中勇夺金牌。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追寻吴怡欣的备赛之旅
感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吧~
与世赛的不解之缘
2019年4月,吴怡欣初次参加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拔赛的校内选拔赛,“健康与社会照护项目”按照笔试+面试(英语)+照护实践+心理测试等多方面、多维度的方式进行,经过层层选拔,在2019年9月,吴怡欣以前三名的成绩代表学校参加上海选拔赛,由此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校内集训。从那时起,吴怡欣正式与世赛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正处于第45届世赛选手的冲刺集训阶段,吴怡欣和另两位同学放弃暑假休息,每天来到基地实训室观摩学习。“目不转睛”“惊叹不已”……用这些词语形容当时的吴怡欣一点都不为过,她时而记笔记,时而拍录像,时而低声讨论。她的眼里有光,充满着崇拜与期待。
图 | 训练中的吴怡欣
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比赛内容包括医院照护,家庭照护,长期照护,日间照护四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需要制定计划,实际操作和现场交流,其中有些模块还需要制作海报或者书写反思报告。此项目是在贴近真实照护环境下,要求选手在有限时间内,突出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既要动手操作,又要注重过程沟通交流;既要高质量完成任务,又要确保安全照护;既要注意完成某项任务的点,更要注重整体照护的面。
起初吴怡欣对这个比赛项目十分茫然:比赛项目分不同场合和不同病种,更看重交流,并且由于是世界级赛事项目要求英语作答,语言系统的转换和理论知识的运用,无疑都让吴怡欣倍感压力。
图 |日常学习中的吴怡欣
最初的道路往往总是“崎岖不平”的。在第一次案例演练中,由于教练所扮演的标准化病人与吴怡欣心理预期的脚本存在较大偏差,她瞬间感到无措并表示无法进展下去,吴怡欣当下的自信心就受到了打击。但很快,她快速地进行了自我反思和情绪调整。
她说,“我始终相信‘事不压垮人,但情绪会压垮人’。”之后在教练团的带领和指导下,吴怡欣反复推敲分析案例,从最初只能看到表浅问题到后来能够进行全面思考分析,渐渐在案例演练中表现得十分自然与熟练。
所有的幸运都是厚积薄发
夺得金牌注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幸运的背后源自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努力。在校期间,吴怡欣的综合测评成绩便在年级名列前茅,优异的成绩与她日常的勤奋和努力密不可分。
由于世赛要求选手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吴怡欣最初的英语表达并不尽如人意。在教练的帮助下,她客观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自己制定“小目标”,每天做好学习笔记和反思日记,力求将自己专业知识扎实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不断提升英语交流能力。
图 |日常学习中的吴怡欣
就这样,从最初不很顺畅地道甚至夹带大量中式英语的口语,到后来能够快速流利地做出反应,这中间都是吴怡欣在一遍遍的自我训练和外教指导中进步的。她说:“语言并不是沟通的障碍,不关注病人真实感受,缺乏同理心,这才是沟通交流的真正障碍。”
她的老师回忆道,在新冠疫情期间,吴怡欣不仅能够按时完成每天训练任务、打卡口语练习,还“超额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很难能可贵的。而吴怡欣只淡淡地说道:“疫情期间,自由的时间比较多,我可以每天多学一点点,积少成多……”
图 |日常学习中的吴怡欣
这不仅只是嘴上说说,吴怡欣也真正落实到了行动中。她总是第一个上传作业,并且保证了高质量。在一次在线展示乳腺癌患者照护的案例推演中,由于选手身边都没有实训用物,只能以口头表达为主,轮到吴怡欣展示时,视频中她为病人指导引流管的护理,只见她手持一根数据线,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形象生动,受到了行业专家的赞许。
训练过程中,她善于提问题,“老师,这个地方可以这样做吗?”“我觉得这样会更好一些”“老师,为什么是……”实训室、病房里、养老院,到处都有求知欲爆棚的她。
图 |训练中的吴怡欣
训练中,她把每一遍的练习都当作比赛,精神饱满,充满热情,温暖“病人”。尤其在最后的冲刺训练中,训练任务多、强度大。在制订训练计划时,教练征求吴怡欣的意见:“每天完整练习6案例,你吃得消吗?”她微微一笑:“没问题呀,我可以的。”
教练针对问题进行反馈,她就白天一遍遍地精雕细琢,晚上回到宿舍熬夜总结整理,完成比赛的文字部分(撰写18份照护计划,绘制18份健康教育海报,总结18份照护反思)。
图 |训练中的吴怡欣
当吴怡欣把18张80cm*100cm图文并茂的海报铺满实训室的时候,所有的教练都被眼前这个“小小身躯,大大能量”的吴怡欣折服,惊叹于她的执着,感动于她的坚持,佩服于她的自律。
带着“家人”的关爱出征广州
3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实训,只为最后一搏。2020年12月,吴怡欣带着老师和同学们的真挚祝福,出征广州国赛。到了酒店后,她顾不上旅途的劳累,利用酒店房间的现有条件,抓紧时间练习操作。
由于赛场环境和比赛用物与之前练习有所不同,她以拉杆箱为操作台,跪在地上反复练习,直到双膝麻木……每天晚上,吴怡欣都会针对第二天的比赛案例,与教练一起梳理流程,强化关键技术点,打磨操作,经常练习到12点。临睡前,她还会自己默默巩固一遍,确保胸有成竹,尽量万无一失。
图 |训练中的吴怡欣
12月10日,吴怡欣与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26名选手同台竞技,展现健康风采。比赛第一天,她面对场地的陌生有些许紧张,但她很快自我调整,进入场景。“现场周围观众很多,我很紧张,但我每次抬头,都能看到教练们和小伙伴站在外围的最前方,她们的微笑给了我勇气和信心。”吴怡欣说。
面对“病人”,甜美微笑、充满自信的她瞬间上线。在照护哮喘病人时,她细心关注到病人床头的鲜花可能会引发不适,在征得病人同意后将鲜花拿离,这一创新之举得到裁判的一致认可。
图 |比赛中的吴怡欣
第二天,她渐入佳境,淡定从容。在对一位冠心病患者实施照护中,由于病人听力下降、无法正常交流,吴怡欣仔细检查并调试了助听器,确保其能够听到并正确使用。她的细致耐心令感受到温暖和关爱的病人为她点赞。
图 |比赛中的吴怡欣
最后一天,她信心百倍,超常发挥。教会帕金森病人正确使用助行器,在病人情绪低沉时,俯身安慰,离开之前给病人一个大大的拥抱;面对痴呆病人有情绪发作时,她握住病人的双手,“你还记得我吗?我是Candy!”巧妙又不失时机地转移病人的注意力;
图 |比赛中的吴怡欣
更值得一提的是,当她得知病人喜欢唱歌,她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好,伴随着唱片的旋律和病人一同唱起了“Yesterdayoncemore”,歌声回荡在赛场,温暖又和谐,病人完全平复下来,所有人都沉浸并享受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这是一场比赛……自信、阳光、温暖,这是健康学子留给观众最美的瞬间。
图 | 吴怡欣和团队(中为吴怡欣)
吴怡欣说,
“赴广州比赛的那一周是我训练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刻,教练们仿佛家人般给予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再吃一点吧’‘累吗’‘多穿点,别着凉了’‘你今天做的很棒’‘没事的,你已经很好了’……感觉自己每一天都在收获点点滴滴的爱。”
勇夺金牌,实至名归
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2020年12月13日晚在广州海心沙亚运公园国赛闭幕式上,吴怡欣手举校旗站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偌大的会场上空回荡着吴怡欣的名字。
领奖台上的她激动地泪流满面,喜悦、感恩、坚定……万般情绪在此刻一同涌上心头。“这枚金牌是所有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没有学校领导的关怀,没有老师们的辛勤培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好成绩……”聚光灯下的她笑魇如花,无比灿烂。
图 |颁奖台上的吴怡欣
谁也没想到的是,闭幕式结束回到酒店,吴怡欣拿出手机对教练说:“徐老师,您看,这是我奶奶。”说着就低声啜泣,嘴里喃喃道:“奶奶永远离开我了,我想她了”。教练尝试着安慰她,她才慢慢讲述出来,“奶奶在我出发比赛的前一天去世的,事发突然,我没能见她最后一面。”
教练关切地问:“你当时怎么没跟我说呢?说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她擦擦眼泪,“我想过跟您说的,但如果我回家看奶奶,势必会影响比赛,我不能冒这个险,我必须以大局为重,我相信奶奶会理解我的,好在我出发前几天还跟她通了电话,她希望我好好比赛……”
泪水模糊了教练的双眼,无语凝噎,是心疼,心疼她当时艰难的抉择;是感动,感动她赛场的一颦一笑;也是震惊,震惊她小小年纪竟能有如此胸怀。
图 | 吴怡欣和队员们(左一为吴怡欣)
大家说
”
有志者事竟成!
——辅导员说
吴怡欣同学乐观开朗,美丽大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三开学初评选大二学年的奖学金时,她在270名同学中的智育成绩名列前茅,虽不是班委但德育分也很高,是一个努力上进、善于学习的好学生!
后来听说她入选大赛种子选手,觉得选拔老师眼光真好!在其入党积极分子的发展谈话中得知其英语口语不是太好,她就抓住短板勤学苦练,迎头赶上!备赛的过程是艰苦的,正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才最终斩获国赛金奖的奖杯!
”
”
与人和善、专业扎实、善于钻研
——专业老师说
初次在《成人护理》的课堂上相见,我就被吴怡欣同学的笑容感染,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下,她遇到问题总是会很客气地向老师询问,尤其是遇到外科护理的案例分析题,她除了会接受老师给予的解答,还会深一层思考、分析,让我也在其中感受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记得有一次我们上标准化病人的实训课,她主动担任责任护士,并用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富有情感的同理心,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所以,作为专业老师,让我欣慰的不仅仅是她名字后边那个很高的分数,还有她对患者的那份爱心、耐心。
”
优秀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同学说
每天背20个单词,每上完一章课就整理一章节笔记,每周定个小目标再完成……这些就是吴怡欣一直在做的事情。有次我看到她晚上睡着后又被定好的闹钟叫起,她回答说:“还有一个小任务没完成,得今天做完它。” 她的坚持感染着我们,也带着我们变得更好。
在怡欣的身上,我看了她对人生的热情与坚持。优异的学习成绩,出色的演讲及口语能力,独到的观点与思维,她的优秀背后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在世赛训练的高压力下,她即使有焦虑,有恐惧,有瞬间的崩溃,也能在全然承受过后重新调整好心态,整装待发。
她对自己极度坦诚,自觉且自律。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执行让她能将所有问题分解并逐一攻破。她始终用自己行动坚持着人生的追求,始终用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迎接生活的挑战,她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勇于拼搏、坚持不懈、懂得感恩、大局为重,这就是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和社会照护项目金牌选手吴怡欣,这就是上海健康医学院本科生吴怡欣。赛后的吴怡欣很快投入到实习中去,将比赛中所学、所思、所想应用在临床一线,真正为病人带去温暖,助病人回归健康。
吴怡欣
WuYixin
"2020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同时我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吴怡欣这样说道,但她知道这枚金牌并不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未来的路还很长,吴怡欣会继续努力,不言放弃,争取代表中国参加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家门口的赛场上再创佳绩,为国争光。
康康家族长期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7大官方媒体的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在健康|你或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
校友故事|你的得意经历和奋斗事迹
视觉创意|记录校园的摄影设计视频
优秀作品|适合在融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请将投稿作品发送至邮箱sumhstxs@126.com
备注:投稿-媒介平台-类型-姓名-学院班级
或单位-联系电话
投稿要求
1.作品必须是本人原创成果或向原创作者取得使用权
2.已经在其他平台发布的作品需要添加说明
# 心动不如行动 #
快来投稿!
记录你与上健医的精彩故事吧!
康康在这里等着你
# 下一个健康园网红就是你 #
往期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十三五”成就巡礼|落实人才强校总体方略,持续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上健医等你回来,相约春暖花开
来源:护理与健康管理学院、学工部
责编:党委宣传部
“在看”时记得点个“赞”分享一下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