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周线上线下全线开启
这些活动预约起来
经过网络报名、视频提交、初选及复赛
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
迎来高光时刻
11月18日至25日
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百年”
国际艺术周压轴亮相
艺术周以音画展、大师讲堂、国际论坛、音乐之夜、艺术工作坊等形式,汇集国内外艺术文化领域名家大师,持续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交流、推广和传播。
决赛日活动将于11月25日线上直播
与您共同见证新生代声乐新星的风采
本届比赛全程在云端进行
来自世界各地近800名选手报名参赛
最终获奖名单将于次日揭晓
2020年正值中国艺术歌曲百年,上音精心筹划一系列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纪念有关的人才培养、学术出版、文化交流项目,借助百年契机,以上音在声乐领域九十多年的历史积淀与领军人物优势为基础,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探索一条契合国家文化战略、符合学科建设发展规律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新路。
上海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国际艺术周活动一览
11月19日-23日
“翰墨·音画”上音获赠珍藏美术书法作品展★
上音歌剧院民乐排演厅
11月20日(14:30)
艺术歌曲周学术讲座1——艺术歌曲演唱的探讨★
周正(声歌系教授)
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1日(19:00)
艺术歌曲周学术讲座2——《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的曲谱及演唱研究★
顾平(声歌系教授)
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1日
艺术歌曲百年国际声乐论坛
线上+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2日(14:30)
艺术歌曲周大师讲堂——吴为山美学讲座★
线上+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2日
《Lieberabend 艺术歌曲之夜音乐会》
云上音平台
11月23日(10:00--12:00)
艺术歌曲中的合作钢琴艺术工作坊★
李玮捷(声歌系副教授)
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3日(15:30-17:00)
上音-大熊《中国艺术歌曲16首》中德连线出版仪式暨上音《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首发式
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3日(19:00)
艺术歌曲周学术讲座3——浅谈中西方艺术歌曲之比较★
韩斌(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上音歌剧院管弦排演厅
11月24日
《古典诗词与书画——廖昌永中国艺术歌曲维也纳独唱音乐会》
云上音平台
11月25日(15:30-18:00)
第二届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决赛日活动
线上直播
小音邀您参与艺术周
留言“姓名+电话+想参与的活动及日期”
您将有机会现场感受
中国艺术歌曲之美
人数有限,先约先得~
加★场次活动可留言预约
(画展仅20日、21日可预约)
艺术周看点
1、音画展
中国古代有“六艺”,西方有“七艺”,其中都有音乐,而音乐与美术、书法也是极为相通的。中国古代《韩熙载夜宴图》里有敲击弹拨、《听琴图》里有抚琴而歌,西方也有因绘画而产生的《图画展览会》《梅杜萨之筏》等,说明艺术之间的关联。
本次画展定名为《翰墨·音画》,观展者可以在观看美术、书法作品的同时,聆听到中国艺术歌曲,将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有机结合。
廖昌永演唱《玫瑰三愿》。现场绘画、书法与音乐相融合。
三位书画家汪家芳、丁筱芳、谢楚余,都是中国美术界的翘楚。前两位一直关心中国艺术歌曲国际推广事业,为《中国古典诗词16首》音乐会与曲集创作绘画、书法作品,并捐赠给上海音乐学院。谢楚余特别为上音绘制创办人萧友梅博士、老院长贺绿汀先生,以及第一位中国艺术歌曲《大江东去》的作曲者廖尚果(青主) 先生和著名歌唱家周小燕先生的画像赠予上音。
2、大师讲堂
此次艺术周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审美与艺术的线上大师讲堂。
吴为山一直以挖掘和精研中国传统文化为人生命题,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他所创作的近五百件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被季羡林等大师誉为“时代造像”,被国际评论界认为是“中国时代新精神的代表”。吴为山积极倡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时代风格,使得以中国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为核心的写意雕塑,在国际范围内受到广泛认可。
此外,上音声歌系教授周正、顾平,发规处副处长韩斌将带来三场学术讲座,分别聚焦“艺术歌曲演唱的探讨”和“《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曲集》的曲谱及演唱研究”,以及“中西方艺术歌曲之比较”。“艺术歌曲中的合作钢琴”艺术工作坊由上音声歌系副教授李玮捷主持。
3、云发布
自2019年3月上音与德国大熊音乐出版社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在“上音-大熊国际合作交流机制”作用下,持续推进合作进程。11月23日,上音-大熊《中国艺术歌曲16首》中德连线出版仪式暨上音《中国艺术歌曲研究大系》首发式将举行。
大熊出版社(Breitkopf & Hrtel)成立于1719年,因其商标为一只熊而被读者昵称为“大熊”。从公司创立开始,大熊出版社就与同时代作曲家保持密切关系,贝多芬、海顿、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勃拉姆斯都曾与大熊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此前,上音携手大熊已完成一系列合作成果,包括上音老院长杨立青教授的作品《荒漠暮色》和大熊首位中国签约作曲家、作曲系沈叶副教授作品《小提琴协奏曲》在国际上出版;上音-大熊音乐档案人才培养机制正式建立。去年11月,“上音-大熊国际合作交流机制”2019年度活动在上音隆重举行,校长廖昌永领衔“冬日怀旧”专场音乐会,多场大师讲座反响热烈。
4、云直播
为推动中国艺术歌曲事业发展,上音于2018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今年因为疫情特殊原因,比赛全程在云端进行,仍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近800人报名参赛。评委经过细仔审核筛选,40人晋级复赛。20名晋级决赛名单也于近日产生,决赛将于11月25日全程在线上直播,期待选手们决赛的精彩表现。
扫描二维码,观看决赛日直播↓
作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策源地,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艺术歌曲声乐比赛,是积极推动中国艺术歌曲事业发展的举措之一,除了不断挖掘中国艺术歌曲宝藏、加强理论研究之外,更要继续推动创作,推动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作为一项常规性的比赛,该赛事每两年举办一次。
去年金银铜奖及优胜奖选手合影
【中国艺术歌曲百年】
从1920年廖尚果(青主)创作中国第一首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至今,中国艺术歌曲发展已经百年。
上海音乐学院是百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历史重镇,在创作上,青主曾任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而中国第一代职业作曲家且创作艺术歌曲而闻名者中,如萧友梅、黄自、谭小麟、贺绿汀等,无不是上音历史上赫然有名的人物。在表演上,包括郎毓秀、周小燕、蔡绍序、斯义桂等在内的著名校友都是中国艺术歌曲传播的重要人物。
近年来,以廖昌永为代表的新一代音乐家戮力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人才培养、创作研究、文化交流,取得公认的成果。同时,上海音乐学院也始终承担着践行国家文化战略、衔领国家文化使命的重任,歌声遍传五洲四海。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预约观看“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国际艺术周
开幕式直播~
11月19日14:00-17:00
供稿:朱丹丹
视频剪辑:杨欣怡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好不好看,你点了才算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