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名上海电力大学“小叶子”自11月5日上岗以来,在会务、展务、演出事务、特色餐饮、工作人员餐饮等服务岗位,为来自全国和世界的进博会参观者送去贴心的志愿服务。
每一句“谢谢”,每一份微笑,都是最温暖的反馈,也是“小叶子们”继续坚守岗位的信心与奉献青春的动力。
坚守的身影,明亮的微笑,还有许多真挚动人的故事,上电“小叶子”们的点滴付也正向更多人、向社会不断传递正能量,在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展现着上电学子的青春风采!
新华社11月8日
题:从前线战“疫”到服务进博 “小叶子”书写精彩青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我们举国同心,众志成城。其中,青年未做旁观者,在社区、道口、火车站、隔离点,他们的青春绽放在最需要的地方。
当时间来到10月,他们脱下了防护装备,换上了进博会志愿者服装,他们又成为“小叶子”。
沈逾飞
沈逾飞左一
#“进博会能够如期举办,离不开每个中国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的努力。”
沈逾飞同学看到全球客商汇聚上海,激动之余也感到这一幕来之不易。“进博会能够如期举办,离不开每个中国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付出的努力。”
汹涌疫情之下,不少中国大学生走出家门,在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岗位上书写青年担当。今年2月,他报名成为一名高速公路道口志愿者,穿上防护服,经常要工作至凌晨一两点。
2月3日,关卡检查到两辆武汉雷神山医院建设项目工作车。“他们是奔赴武汉的伟大逆行者,必须确保紧急物资尽快送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沈逾飞简化流程,对车辆予以最快速放行。
沈逾飞的岗位在国家会议中心(上海),届时将协助会务组工作人员对接客户会务需求,并协助现场会务执行做好场地指引工作。工作不难,但他处处精益求精。“这里是体现我们志愿服务水平、展示中国大学生形象的窗口,我不容许自己出任何差错。”
“为祖国增光,为城市添彩!向前进,博青春!为进博,一起来!”真正走进国展中心,沈逾飞时常想起志愿者上岗宣誓的誓言,成为一名“小叶子”,不仅代表自己和学校,更代表了祖国形象。“小叶子”身上的志愿精神,是拼搏的青春,也是抗疫精神的延续。
上海教育电视台 11月9日
栏目:逸轩带你看进博:“小叶子”的进博时间
清晨5点10分
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
距离国家会展中心85公里的
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校区
为了准时到达会场
上电“小叶子”们已经准备就绪
上海教育电视台 11月9日
题:从武汉来 到进博去 “逆行之光”让志愿服务更有力量
蒋静雯
青年报微信公众号11月6日
题:“谢谢你们,现在轮到我们来服务大家了!”这些鄂籍“小叶子”这样说……
蒋静雯
#我带着家乡的嘱托服务进博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叮嘱我说好好干,你是我们的骄傲!”蒋静雯是进口博览局人文交流平台演出事务一名“二年级生小叶子”,她牢牢记着上岗之前父母亲友对她说的话。
蒋静雯是湖北咸宁市人,今年封城之前,全家曾下乡给祖父母拜年,她和母亲有事提前归家,父亲和三岁的弟弟却被滞留在乡下2个多月。身为党员和社区工作者的母亲早出晚归在外奔波操劳,小蒋孤单地在家,一边担心母亲,一边牵挂父亲和弟弟。全国对湖北的鼓励与支持,让小蒋走过阴霾,迎来樱花灿烂的日子,回到上海美丽的校园。
去年是装备展区展务组的“小叶子”的小蒋,今年再度报名当选。
#“今年全新志愿岗位以及防控要求,都充满了挑战,但我有信心和毅力做好,因为我带着家乡人民的嘱托!”
奇妙的缘分
让“小叶子”与进博会相遇
也让“小叶子”们之间收获特别的情谊
青春上海微信公众 11月7日
题:二十岁的第一天如何度过?她在进博和58位小寿星一起,过了个特别的生日!
陆莹
#“这是我在进博会过的第二个生日,今天是我二十岁的第一天。”
11月7日这天,上海电力大学的“小叶子”陆莹骄傲地晒出收获礼物:今年爸爸妈妈都分别给我发了一个大红包,我弟弟也给我准备了一个小红包。我最感动的是三岁的表妹,给我发了一段自己唱生日歌的语音,还告诉我,她很想我。听到她稚嫩的声音,心里暖暖的。”
“每年都看到这么多的不同国家的展品来到中国进行交易,让我深刻感受到进博会是一件令国人振奋的事情,尤其在今年特殊的背景下,我们能够如期举行更是不简单。”不过小陈无缘一线工作,她的工作岗位是公安及安保人员的就餐区,主要负责引导工作人员排队就餐,维护排队秩序。
“由于工作时间与饭点冲突,大伙吃饭的时候,我们得等着,等到饭点结束才能吃午餐和晚餐。闻着饭菜的香味工作,饥饿感更加强烈,这真是对我们的意志考验!”小陆笑说,但我们一定扛住。
#生日心语:“奉献与互助的青春最美,下届进博会请等我。”
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11月8日
题:向前进,博青春|同校同名“小叶子”,在进博会遇见另一个自己
95后
00后
王新宇
#遇见另一个自己
经过层层选拔,我校今年共为进博会遴选出113位“小叶子”,其中正式志愿者80位,其余为储备志愿者。
他们将担任会期会务志愿者、展务志愿者、人文交流平台演出事务志愿者和餐饮组志愿者。两位王新宇都成了同样努力的储备志愿者。
“难道信息重复了?”查看进博会志愿者名单时,00后王新宇和95后王新宇在校园的不同角落发出了相同的感叹。
来自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王新宇今年研二,来自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王新宇今年大二,原本两人毫无交集,更不知学校里有另一个自己,因为报名成为进博会志愿者,他们相遇了。
#95后王新宇加了00后王新宇的QQ,发送了第一句话:“兄弟,缘分呐。”
95后王新宇一直关注国内外时事,去年就想报名进博会志愿者,但研一的课业任务重,衡量再三放弃了。今年,他不想再错过。
由于关注时事,他熟知进博会的进程、召开意义,又因为从大二开始苦练英语口语,每天坚持英语晨读,在语言沟通方面有一定优势,他顺利成为一名储备志愿者。
作为后浪,00后王新宇在高中时政课上第一次知道了进博会。去年,他还是大一学生,进入校团委宣传中心,得以看到“小叶子”发回的文字和图片,他知道“小叶子”从容的笑容背后有辛苦的付出。今年他下定决心,要为进博会贡献一份的力量。
因为工作安排,00后王新宇同样成为了一名储备志愿者,但爱好摄影的他又是一枚新媒体“小叶子”,目前为学校进博会志愿者宣传提供图片和视频。等进博会开幕后,他会在后方等前方“小叶子”发回素材,精心编辑,尽他所能展现“小叶子”最精神、最朝气蓬勃的一面,让社会看到青年的努力与活力。
00后王新宇知道95后王新宇的优秀,他把学长当成未来努力的榜样,“一起努力,一起为进博出力。”
95后王新宇虽感受到“后浪可畏”,但“前浪也不在怕的”,“一起相互督促,一起加油一起冲。”
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11月8日
题:向前进,博青春|这是什么样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同名同姓的“小叶子”相聚在一起
武硕(左) 刘航征(右)
#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叶子”
助力更好展示地方特色文化
武硕和刘航征都是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演出事务组的“小叶子”,他们有特别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出生。
进博会开展的第二天,武硕和刘航征共同调任到咨询台。于是,这两位同月同日的好兄弟化身“解答王者”。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做出最优解答,他们提前把进博会展馆的地图烂熟于心,还亲自走上了3、4圈。结束咨询服务,回到人文交流平台演出事务组后,刘航征和武硕各司其职。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河北代表团的表演,当时时间已经十分紧急了,司机不熟悉停车的位置,代表团还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彩排和化妆换装。” 于是,武硕亲自前往代表团所处位置,进行指引。最终河北代表团没有延误表演时间,他们的表演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驻足观赏。
“虽然在同一个学校,进博会之前我们彼此并不认识,因为共同成为进博会‘小叶子’让我们认识了彼此,而且还在同一个志愿组。” 谈及这段因“小叶子”引出的神奇缘分,武硕笑着说道。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制作 | 上电通讯社
来源 | 新华社、青年报、上海教育电视台、青春上海、校团委
编辑 | 任媛媛、魏天祥
推荐阅读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毛伟明莅临我校考察指导
生日快乐,我的上电!
生日快乐,我的国 | 4000余名上电学子以青春之名向祖国致敬
上电运动会 | 秋风十里,不如竞技场上奔跑的你
金秋上电,生机勃勃!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