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临港社区,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火热开展,灵动的各色小马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今高校“开学不返校”的状态,让这片以“大学生居民”为主的新城区,显得格外冷清。
科普服务“菜单”丰富多样
今年,上海电机学院青年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集结3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线上“菜单式”科普服务活动,与临港中小学生云端“零距离”。线上“菜单式”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便捷而形式多样,此次线上“菜单式”科普服务清单提供了23项特色科普活动:新冠肺炎知多少、了解传染病历史、英语趣味配音、航模小课堂、科技小达人、安全小讲座等等。
材料学院的志愿者线上讲授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传染病历史及其对国内外各个层次领域的影响,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这次疫情形式的严峻。外国语学院志愿者开展的英语配音活动趣味横生,志愿者们选择经典动画,小朋友一个个都变成了小猪Peppa,小黄人Minion,公主Elsa,欢乐无穷。中德学院志愿者的德国文化讲座开阔了小朋友们的国际视野。机械学院学生开展科技制作小达人课程,线上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完成一件件科技小作品,并传授相关科技知识。志愿者和学生虽然被远远地隔在网络两端,但却丝毫未减双方的热情。
科普志愿服务点赞不断
因被志愿者的精彩讲解所吸引,有的学生甚至邀请了自己的伙伴一起加入志愿者的课堂,感受志愿者“百科全书”式的讲解。
志愿者们不仅为学生们辅导功课,也和学生、家长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家长们对志愿者连连夸赞,各种表情包、文字花式点赞。
“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火炬。”距离与阻碍永远不是停止爱与希望前进的理由,而志愿者,不仅是在黑暗中也独自发光的一群人,他们也是志愿精神这个火炬最好的传承人。财管1913冯菲扬:“我认为帮助小孩子解决问题是件很愉快的事,就像参与了她的成长。看见她的进步,我也会由衷的开心。在这次志愿辅导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我的思维,还让我的临场发挥能力和表达能力更加出色”。
“菜单式”科普志愿服务以“科创科普相融合,科创促进科普提升”为宗旨,充分发挥上海电机学院作为技术应用型高校和立足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独特优势,以我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先进制造技术展示厅”为主要依托,创新性的打造“菜单式”科普服务,提供四大类特色科普志愿和服务项目,并培育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科普志愿者团队。科普基地每年接待超过10000人次,科普课程参与中小学生 2000 余人次,科学普及宣传全年覆盖达到30000人次以上。
此次“开学不返校”的状态使得日常的科普服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志愿者们虽遍布全国各地,但依旧心系临港社区的中小学生,通过互联网与这些科普服务“老顾客”取得联系,根据孩子们的需求开设不同的科普线上课程。此次“不得已的改变”给科普志愿者团队的师生们带来很大的启发,线上科普服务必将成为我校开展“菜单式”科普服务的新模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断推陈出新,服务更多群众,培养科学的兴趣以及活跃的思维方式。
来源:团委
编辑;邱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