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敏教授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
近日,我校材料学院金敏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我校作为第一单位,与同济大学裴艳中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一流期刊Materials Today Physics(中科院1区,影响因子IF= 10.44)上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isotropic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anisotropically structured n-type single crystalline Mg3Sb2”的研究论文。
网站截图
Mg3Sb2是一种在热电能源转换领域受到极大关注的新型材料,与传统商业化Bi2Te3材料相比,Mg3Sb2具有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优点。世界各国围绕Mg3Sb2多晶开展了丰富研究,其展现的优异热电性能使其在工业上很有发展潜力。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热电材料,人们亟需从单晶角度对Mg3Sb2开展研究,这对揭露该类材料本征性能及指导电/热输运调控均具有重要科学意义。Mg3Sb2晶体是一种极难获得的材料,主要体现在Mg3Sb2熔点高、Mg元素易挥发且易与石英坩埚反应等方面。
助溶剂法生长的Mg3Sb2单晶(a)
及其导热性能(b)
针对这些难点,金敏教授提出了采用一种助溶剂坩埚下降法并结合热解氮化硼坩埚技术,经过近三年时间攻关,最终成功制备出了迄今为止国际上最大尺寸的Mg3Sb2单晶颗粒,为该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了关键性基础材料。金敏教授通过与同济大学团队合作,发现Mg3Sb2单晶经Mg蒸气退火后呈现出n型导电行为,其晶体结构虽各向异性,但电/热输运性能却近乎各向同性。该工作不仅加深了对Mg3Sb2单晶热电性能的认识,对传统廉价粉末冶金法制备高一致性多晶材料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金敏教授
金敏,1982年6月生,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电机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先进材料研究及其产业化,研究领域包括闪烁晶体、半导体晶体、压电、铁电晶体的生长、表征及应用。曾在Science,ACS Energy Lett.,Nano Energy, Chem. Eng. J.,Chem.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一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市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大知识创新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委科研计划项目、江苏省创新创业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第一、二届人工晶体青年学术会议优秀青年学者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二等奖。现为《人工晶体学报》《应用技术学报》及《上海电机学报》等期刊编委。
论文链接:
https://www.网址未加载/science/article/abs/pii/S2542529321001693点击链接或下拉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金敏教授之前发表的部分论文
详戳↓↓↓
我校教师金敏在国际一流期刊ACS AMI上发表学术论文
材料学院金敏教授以共同第一作者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研究成果
来源 | 材料学院
编辑 | 潘帅豪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