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9日,
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
祝全国医务工作者节日快乐!
这一年,新冠疫情卷土重来,
对于中国医生,我们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感动。
//////////////////////
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今卫健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 中国医师节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关怀和肯定 。
//////////////////////
01
且看抗疫战士
无畏之风,山高水长
钟南山院士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就与团队共赴武汉,年过八旬却仍怀热血,挤上高铁餐车,星夜兼程,以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勐、国士的担当,给予人们战胜疫情的无限信心和力量。
/////////////////////////
张定宇院长在自己身患渐冻症、妻子被感染的情况下,用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继日地与病毒赛跑,为的是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国有危难,他们挺身而出,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紧要关头,他们迎难而上,用科学托举起生命的曙光。“国之脊梁”“人民英雄”既是对这几位战士的致敬,亦是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致敬。
02
且看中国医生
护民安康,护国无恙
陶勇医生精于科研,仁心仁术,有着医生最高尚的信念与品质,他报之温暖以予世间,向世界展示难能可贵的爱和温柔。大医精诚,止于至善。
医师节,致敬了不起的你们
“最可爱的人”,这是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选择了“医生”这个崇高的职业,也就选择了责任与坚守,尽管他们平时所扮演的角色与我们大都一样,所牵挂留念之事也如此日常,但披上白袍,就会恪医守德、救死扶伤。
03
且看吾辈青年
接过战袍,延续明光
吾辈青年已经以前辈为榜样,努力成长为新时代合格的医学生,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为基层疫情防控添砖加瓦作出贡献。心怀白衣誓,青春勇担当。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04
实习日记分享
17级 黄雨欣同学
实习是从医学生成长为医师的必经之路。在此过程中,医学生们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深入临床不断学习与进步,最终才能成为独当一面的医生。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临床医学院17级黄雨欣同学的实习日记,通过真诚的文字和图片切身感受实习生的日常吧!
向下滑动 查看日记
第一天2021.06.28
今天跟着顾老师查房,她讲得非常具体,如何进行鉴别诊断?什么时候要复查血常规……且今天又学了一次写出院小结。规培师姐又给我们讲了一些小窍门,然后自己摸索着写了写。这周笔记还区分了黑色和红色。
今天还学习到了病毒疹,病毒疹特点是热退疹出,可诊断为幼儿急疹,应注意其传染性。
第二天2021.06.29
马主任查房,被提问支配的恐惧,还好她对我们实习生比较宽容。怎么说呢,她提的问题我多少能答上来一些,但不成框架的,想到啥就说啥那种。比如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我就能答上一两个答案,但按框架来,就更好了。比如非感染因素和感染因素,这些都还需要自己去巩固一下!特地整理了一本小笔记本,专门写知识点。
第四天2021.07.01
今天终于去新生儿病房了,看了3个黄疸患儿,足月儿出生后2-3天后会出现,4-5天高峰。新生儿真的小的一丢丢,眼睛也像没睁开一样,可太可爱了。查完新生儿,又去产科查房,产妇太辛苦了。
第五天2021.07.02
今天夜班!
人生第一个夜班!
必须好好记录!
上半场(8:00—11:30)
写了一个出院。然后,我干了件大事!收了两个病人,第一次问病史,突然就脑子短路,一紧张不知道问啥了……吃好中饭,我反思了一下,一方面还是问诊套路还不是很熟,另一方面就是不能病人声音一大,我就害怕了。毕竟对他来说,我是医生,只有我自己自信了,才能给病人及其家属信心,也能让他们放心。
今天还干了件大事!自己看了一个扁桃体患者!非常不错,虽然我手是抖的,还好小孩比较乖巧,不哭不闹,下次继续努力。
下半场(15:00—22:00)
收了第三个病人!这次病史问得是流利了,就是有点被患者牵着走了,我这三次问病史可能已经把该犯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希望下次多多熟练!21:53分,当我收拾东西准备撤的时候,来了个矮小症。
这周生活很丰富!
学到了很多东西!
下周继续努力!
- END -
时光流淌记录了付出
岁月年轮见证了艰辛
因为使命,所以勇于担当
因为责任,所以永不放弃
中国医师节
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医者!
康康家族长期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7大官方媒体的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在健康|你或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
校友故事|你的得意经历和奋斗事迹
视觉创意|记录校园的摄影设计视频
优秀作品|适合在融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请将投稿作品发送至邮箱sumhstxs@126.com
备注:投稿-媒介平台-类型-姓名-学院班级
或单位-联系电话
投稿要求
1.作品必须是本人原创成果或向原创作者取得使用权
2.已经在其他平台发布的作品需要添加说明
# 心动不如行动 #
快来投稿!
记录你与上健医的精彩故事吧!
康康在这里等着你
# 下一个健康园网红就是你 #
往期推荐
TA说|徐晨钦:“所有的付出,终会有回报。”
防疫指南 | 如何科学佩戴口罩?全国疫情风险地区一览
穿越3000公里,远赴新疆喀什,这个实践团队为了啥?
来源:健康中国、临床兔博士
责编:党委宣传部
“在看”时记得点个“赞”分享一下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