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阿卡贝拉组合实力霸屏
你一定听过《灯火里的中国》吧
但你听过阿卡贝拉版的吗?
这首无伴奏人声合唱《灯火里的中国》,由Solar Singers演唱,他们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阿卡贝拉社团。
演唱视频在上音官方抖音、B站、微博等各平台上收获逾几百万播放量,惊艳四座。
Solar Singers成立于2019年10月,由上音不同专业的7名学生组成,分别是作曲指挥系指挥专业、民乐系民乐作曲专业、现打系西打和手风琴专业、音工系计算机音乐和音乐科技与艺术专业。
一年多来,他们已经演唱过爵士、古典、流行、音乐剧等众多风格的中外音乐作品、原创作品,并多次参演各类音乐会及阿卡贝拉交流活动,于2021年6月获得2021上海市阿卡贝拉音乐大赛金奖;2021上海市阿卡贝拉音乐大赛最佳主唱奖。
Solar Singers还是小音的老朋友,从2020年新春佳节伊始,多次受邀拍摄“炫乐音”短视频,亮相上音官方平台。在小音和广大粉丝的注视和关爱下,他们的水平和唱功不断进步,未来可期。
一起来欣赏下这首圈粉无数的
阿卡贝拉版《灯火里的中国》
听完可能很多人都会好奇:
“他们应该都是学声乐的吧”
而答案是——
基本没有!
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
深受网友喜爱的左一女高是来自指挥专业的汤靖童,她还是彩虹合唱团成员。合唱团出身的她富有自己的想法,角度之刁钻,常常令人惊讶。为精进唱功和专业水平,如今正在学习美声。
来自计算机音乐专业的女高音马乐,是另一种风格的女高音,堪比音乐剧演员的干净声音,固定音高拥有者。
女中音章楚雯来自民乐作曲,她音准好、作曲思维独特,在团体编曲上有独到见解。
西打专业的沈若婷也是女中音,她具有非常美丽独特的通俗唱法嗓音,而且还会VP(Voice Percussion,就是俗称的bbox),是很难得的女生VP,也是很难得的女中音。
男高音郭汉丞来自指挥专业,风格涉猎广,对于每种音乐风格都有自己的看法,是平常推动排练的重心之一,也有强大的改编创作能力。
来自手风琴专业的男低音弥戈,超级难得的声音扎实、音准极好的Bass,在排练高难度作品时,他的音准优势总能显现。
团长米垚,音乐科技与艺术专业,合唱出身的全能型选手,团队缺哪个声部就唱哪个,曾司职男低男中男高还有VP。
小音最近采访了这支新晋网红组合
和团长米垚聊了聊
为大家带来更多幕后故事
凭着一腔热情组团
据介绍,上音阿卡贝拉社团每年招收的新成员有两种流向,要么是加入已经存在的团体,要么是成立一个新的团体,Solar Singers就属于新成立的一个小团队。
米垚说,相比于前者,成立一个新的团队难度很大,因为仅仅一届招新不一定能具备所有声部,所以Solar Singers也算是社团指导老师高木梓独具慧眼,加上好运加持,才能成功组建。
“初始的六位团员里面只有一位是声歌系的,而现在更是一位都没有,有合唱经验的很少,更不要说阿卡贝拉经验了,成员们加入的原因大多是对某些知名阿卡贝拉团体感兴趣。至于声乐基础,可以说自学成才比较多,不过大家都具备优秀的音准和视唱练耳功底。主要的门槛在合作的需求上,而非个人能力展示。”
因为这张“神圣”的团体照
他们给自己取名Solar Singers
社长还向大家征集一个中文团名
欢迎踊跃留言参与哦~
多元配置互相碰撞
Solar Singers每周排练两次,因为上学期有比赛,有时周末再加排一次。大家空闲时也会自行分排,单独训练一两个声部。
多元配置会发生许多有趣的碰撞,不同专业在组合中各司其职、各尽其用,简单来说,指挥同学帮着排、作曲同学主动写、表演专业同学演得好。
在演唱原创改编曲目的时候,他们会一起集思广益乐曲该怎么处理,学作曲的同学会给出更倾向于结构和全曲布局的角度,而指挥方向的同学更倾向于每一句细节上的效果。
他们认为,音乐处理没有什么对错之分,这时候需要有人强势地设计处理、有人高效地实现处理,Solar Singers就是因为大家专业、角度各不相同,角色之间能够一定程度地互相转化。
米垚谦虚地表示,大家虽然在各自专业都是佼佼者,但是在阿卡贝拉方面只是兴趣引导,算不上专业,所以相比于碰撞,更多还是一起探索,只是角度不同罢了。他说:“音乐处理上互相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也是屡次出现,大家都有发言的权力!”
Solar Singers是成员们的“人生社团”,对于每位同学都有特殊意义。米垚原本就是学习混音制作,又喜欢合唱艺术,对他来说,团队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社团,无论在艺术追求还是专业技术上,都是不可分割、获得长足进步的实践舞台。
7个声部边唱边改
谈及这期新视频的热烈反响,米垚表示,当时选择改编这首作品就是因为它是一首新的、受众广的作品,改编之后也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又恰逢建党百年,“大概能料想到播放量会不错,不过没想到这么夸张!”
这首《灯火里的中国》其实是为6月的一场阿卡贝拉大奖赛准备的,考虑到选曲要求和团队偏好,他们没有在现成歌曲中找到满意的,于是米垚在五一劳动节回家时开始动笔改编,为团队量身定制了一首“7人7声部”的作品。
边写边唱、边唱边改,一个月后奇迹般地完成了,甚至同期还准备了一首高难度爵士作品,顺利完赛并获得金奖。
“这都归功于我的团队伙伴们,真的是非常支持我。”作为编曲,米垚遇到问题时总会归咎到“作品写得不行”,一而再再而三,排下去的动力也逐渐消退。团队给了他很大力量,他们互相鼓励,逐字逐句修改,用丰富的音乐处理弥补编曲上的一些不足,“是伙伴们教会了我那句‘不是缺了半杯水,而是我们还有半杯水。’”他说。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Solar Singers趁热打铁,耗时近五个小时在录音棚完成这一作品,又与“炫乐音”合作录制了视频作品。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尝试
那么Solar Singers都做了些什么,使得它能在这么多阿卡贝拉作品中脱颖而出呢?
米垚发来了一个链接,这是他们即兴演唱的例子。他们都不太喜欢过于流行、过于通俗的作品,对于比较快餐的编曲,即兴都不在话下。
他说,像《灯火里的中国》这种类型的作品很少,它的和声色彩、织体设计和复调性比较像合唱,但是Bass和主旋律的独立性又像现代阿卡贝拉,所以算是二者的一次融合。
“我们之前选择的经典作品都比较偏向传统,这对于每个成员的和声听觉、演唱的腔体培养都有正向帮助,所以我才能在编写《灯火里的中国》时,大胆地使用长线条,大胆地设计夸张力度变化的段落。当然啦,团员们的个人能力都太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色的美,唱出来就是百花齐放。”
在被这么多同学、网友点赞、转发之外,最让米垚高兴的还有上音老师的认可。他说,这是在热度之外的、对于专业性的肯定,也希望大家能了解到,在好听之外,他们努力在阿卡贝拉方面所做的别样尝试。“7个声部,个人觉得是比较大的编制了,这算是我们团在现如今现代阿卡贝拉作品千篇一律的背景下,对融合传统合唱与现代阿卡贝拉的一次尝试。”他说。
“炫乐音”栏目负责人顾凯曾经多次为Solar Singers进行拍摄,作为在最近距离现场欣赏的角色,他感到相当震撼,每一位同学都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声音角色,使得这首歌曲十分饱满。
再来听听Solar Singers其他作品
关注上音官方抖音、B站
获取更多精彩视频
来源:海上音讯社
采访文案:惠岳润清
视频制作:顾凯 沈榆
设计:leisurelyzs
编辑:彭畅
小音征稿啦
下一个登上
官微、官博、官方B站、官方抖音的
可能就是你!
快来投稿吧~
征稿类型
人物|身边的优秀师生榜样或校友故事
图片|记录上音两校区的摄影设计
视频|师生才艺展示及编曲创作
创意| 适合新媒体传播的作品
投稿方式
发邮件:shcmxcb@shcmusic.edu.cn
标题:投稿-类型-姓名-年级-学院
投稿要求
作品确为作者本人原创成果
小音家族
赞与在看,两个都点才是真爱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