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梦 “垂涎”,不妨调理脾胃

上海中医药大学,艺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1-8-19 15:52:47 文/孙岩 图/高梓洁

关注

#睡觉时会不自控地流口水

这种现象是否表示出现了一些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吗?

中医将睡觉流口水称为“口涎自出”,认为 “脾在液为涎”,脾脏与唾液关系密切。

正如古籍中多有论述:“脾开窍于口,脾之阴精上布于口,则为涎。” “脾足太阴脉,通于五谷之液,上出廉泉,故名为涎。” 指出口水源于位于喉结正上方、下颌下缘凹陷处的脾经廉泉穴。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是全身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胃功能虚弱不仅表现为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神疲乏力、口淡无味等,还会因统摄口涎的力量减弱,使得口涎自出。

因此,治疗口涎自出,中医主要从调理脾胃入手,选用四君子汤作为基础方,再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加减,并配合针刺隐白、三阴交、足三里等常用的健脾和胃穴位,亦可结合艾灸。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中草药组成。

隐白、三阴交、足三里

上海中医药大学

隐白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三阴交

上海中医药大学

足三里

除中医治疗外,患者自身也应重视呵护脾胃。饮食上尽可能做到每餐营养足够且均衡,控制食量,勿过饥、过饱;少食西瓜、柿子等凉性水果,以及烧烤、火锅等油腻厚味的食物和甜品;多食蛋黄等含铁较多的食物,适当食用肉、虾、豆类等优质蛋白质食物,羊肉、肉桂等温补之品,以及粳米、糯米、山药、大枣等补气之品;冲泡黄芪等中药代茶饮,有助于补气健脾。平时可自制大枣粥、白扁豆粥、黄芪炖鸡等养生药膳食用。

此外,还应适当运动,加强代谢;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注意穿着,不要让腹部受冷;思虑过度会损伤脾胃,精神过度紧张时,宜适当缓解压力。

本文选自《大众医学》2021年第2期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潘相学、李琇莹

(当归 栀子 连翘)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中医药大学-睡梦 “垂涎”,不妨调理脾胃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