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为何反上火?

上海中医药大学,艺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21-8-19 15:52:42 文/赵阳 图/程潇洋

关注

有一类人,明明饮食清淡,却仍会经常冒痘、反复口腔溃疡,常常是一波好了,一劳累又冒岀来,清热的法子也不管用。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体寒。一般体寒之人多表现为形体易感知常人不易察觉的寒气,如稍有风就易感冒,稍进凉食就易腹泻等,常年比旁人多穿一件衣服,却还时常手脚不温暖,严重的会出现骨关节痛,劳累得只想睡。

体寒的根本:体寒质

要说产生体寒的原因,得先谈谈我们的体质。

人的体质与生俱来,各不相同,其中就包含了体寒质,即阳虚体质,其形体特征是肌肉不健壮。常见表现是手脚发凉,胃脘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冬天耐受不了寒冷,夏天耐受不了空调房间的冷气,喜静,吃凉食会感不适,大便易大便稀溏,小便量多色清。

体质虽与生俱来,但平时起居生活中往往也会存在一些易伤阳损体导致或加剧体寒的因素,如熬夜、冰饮、过量进食,以及过度的思虑及高压,都会损耗身体阳气。

饮食上可以多吃肉苁蓉、龙眼肉、核桃、芡实、肉桂、生姜、桂枝、茯苓、白术、炙甘草、大枣等温补脾肾之品。日常要改善体寒,推荐以下三款药膳。

上海中医药大学

原料枸杞、肉苁蓉各15克、板栗30克、大米100克。

做法肉苁蓉洗净切成细丝后置于砂锅中,煎煮取汁,去渣;板栗去壳洗净、枸杞洗净浸泡。炒锅烧热放油,烧至八成热时放入板栗翻炒;加入葱、姜末炒岀香味,再放入料酒、盐、味精炒透出锅待用。粳米淘洗干净后置于锅中,加入煎煮好的肉苁蓉药汁、板栗和枸杞,适量清水;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熬煮至米烂成稀粥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滋阴壮骨、补益肝肾之功效,适合于骨质疏松症、肝肾阴虚证、潮热、心烦、盗汗、虚烦不寐、咽干口燥、腰骨痛等患者食用。

原料茯苓30克,鹰嘴豆、核桃仁各50克,盐少许。

做法枸杞、鹰嘴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4-6小时。汤锅置火上,放入枸杞、茯苓、黑豆、核桃仁,加800毫升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20分钟,离火,凉至温热,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可温肾健脾。鹰嘴豆中富含的膳食纤维素可以帮助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的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有标本兼顾之效。核桃中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大脑良好的营养物质。盐入肾,引效下行。共起温下之功,下得温,中得运,上之火热可下行。

原料麦冬20克,茯苓、红枣、生姜各15克,桂圆5枚,红茶5克,红糖适量。

做法把大枣洗净,去核以后切成小粒,生姜切细丝,桂圆去壳留下果肉。把除红糖以外的所有材料都放在壶里,加入大半壶的水煮一刻钟。在杯中加入红糖,再倒上茶,方可饮用。

功效麦冬润肺燥,肺降津生,咽痛得缓,肺主皮毛,得润则痘消肤安。大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生姜具有温中止呕、散寒的作用。红茶温胃寒散,中气得运,四维得行。土为金母,以上几味补土以生金,共同促进气血的流通,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手脚当然也就随之温暖起来。

本文选自《家庭用药》2021年第1期P76-77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治未病科 副主任医师张彤

(当归 栀子 连翘)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体寒为何反上火?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