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险而上!为参加抗洪救灾的绿瓦学子点赞!

上海体育学院,艺考

上海体育学院

2021-8-07 18:15:26 文/沈芬 图/贺璐瑶

关注

近日,河南洪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至29日12时,此轮强降雨造成全省150个县(市、区)1602个乡镇1366.43万人受灾,因灾遇难99人。

洪灾发生后,社会各界以“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公约数,不断画大“救险抗灾”的同心圆,有人下水搜救,有人收集短缺物资信息,有人捐款捐物,有人转求助帖……这些“救他人于危难”的大义英雄之中,更不乏上体人的身影。

退伍不褪色,人民需要我

“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应当在危难时刻为群众们提供支援,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26日下午4时左右,一批来自河南濮阳的退伍老兵集结完毕,打点装备准备出发,他们的目的地是河南新乡——本次洪灾的重灾区之一。来自我校体训学院的16级退伍大学生朱纪禄也是其中一员,尽管三天前刚刚返乡,他依然挺身而出,辞别父母,驰援新乡。

上海体育学院

第二天早晨7时,朱纪禄听从统一调配,第一时间赶往新乡卫辉开展救援。县城里一片汪洋,面对陌生的地形,他自告奋勇,作为第一梯队进城探路。150分钟的时间里,他在洪水中不停地搜救呼喊,第一次探路就转移了4位受困民众,第二次转移了17位,然后是第三次、第四次……他仿佛不知疲惫,只想着向前!向前!

在上体学习的专业游泳技能派上了用场,良好的身体素质使他成为了救援队伍的中坚力量。遇到狭窄的地方,皮划艇开不进去,他就穿着救生衣跳入水中,向前游去,帮助行动不便的受困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朱纪禄在洪水中转移群众

据朱纪禄回忆,接到出发命令时比较突然,他简单地收拾了行装,只带了两套换洗衣物。“抗洪就是命令,刻不容缓。”作为一名边防战士,服役期间,他守卫着祖国的东海沿岸,经常会遇到台风天气,因此对于援救洪涝受灾群众有一定的经验。

在洪流中,一些尚有余力的家庭自发地为救援队伍准备食物,这让他深受感动,举国驰援河南,河南也在默默回馈,人性的光辉在此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大灾大难,都是世态人心的试金石,也是责任担当的签到簿,那些彰显人性、凸显担当的壮举,值得我们铭记,更值得被记录、被认可、被鼓励。

上海体育学院

新乡市政府给朱纪禄的感谢信

上海体育学院

救援任务后朱纪禄的脚

转移群众、搬运物资、扛搬沙袋、筑牢堤坝……他告诉我们:“比起还在受灾的群众,我并不辛苦。”短暂的采访结束后,朱纪禄还要参加当天的救援总结小会,并安排第二天的救援任务。目前,朱纪禄已经听从调度,由新乡卫辉转移到灾情更严重的鹤壁浚县,去帮助更多的受灾群众。让我们祝愿他救援顺利,平安归来!

自己的城市,自己来守护

“我想对所有心系河南的朋友说,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也欢迎你们将来到河南喝胡辣汤。”

一张照片,一位姑娘,双手乌黑,信念坚定。

上海体育学院

这是她在搬运物资后留下来的一张照片。

那天早上9点,她在家附近的一个志愿者雷锋社区集合,等待救援物资的到来。

志愿者们排成了两排流水线,一个接一个将卡车上的水、方便面、火腿肠、面包等物资送到室内服务站,之后再立即把物资送到居民手中。

两大卡车的物资,在所有志愿者的帮助下,几个小时就搬完了。志愿者们都是从附近闻讯赶来,不需要额外登记,过来就能帮忙干活。队伍里有很多女孩子,不少还都是和她一样的大学生。

她和朋友们扛完这些箱子后,拍下了那张照片,她说:“当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上海体育学院

这位姑娘名叫卢珂,来自我校19级国际教育学院,是位土生土长的河南人。决定成为志愿者是因为家乡暴雨之后,看到全国各地的志愿团队都前来支援。“我也应该做一份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城市,自己也要来守护!”

当她在休息时,看到两辆大卡车装载着满满的物资,向小小的志愿社区驶来,她觉得既温暖又感动,“当时简直有些热泪盈眶。”

还有一个瞬间也让她印象深刻,搬完物资后,大家拍照留念,一起喊河南加油,路人在旁边为她们鼓掌。卢珂表示:“只要能守望相助、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暴风雨。有这些人在身边、在心里,就不会害怕。我们一定能挺过去。”

满城皆呐喊,遍地是英雄

“当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回来了。”

刘垚是我校20级经济管理学院的河南籍学生。7月26号零点,他刚洗漱完准备睡觉,就看到了朋友圈里的一则通告:人民路小学急需人员搬运物资。

和家人商量之后,刘垚出发了。“我必须去!如果不是物资特别多,这个通告是不会发的。我已经做好了通宵的准备。”

人民路小学门口有上万箱的瓶装水。0点时还是两列人,后来人就多了起来,他们面对面,组成了一条长达100米的人工传送带。人群中最多的是学生,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各行各业,甚至很多孩子都投入到了志愿队伍中。

上海体育学院

那天晚上,口号声没有停过。装载物资的卡车缓缓驶来时,大家共同呐喊:新乡加油。劳累时,志愿者们拉起了歌,唱着《团结就是力量》,仿佛一切疲惫消失殆尽。“满城皆呐喊,遍地是英雄。”这是刘垚脑海中浮现的第一句话,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刘垚的心被狠狠触动了。

长龙似的车流拉着物资从全国各地赶来,刘垚说,此刻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八个字的分量。从那晚开始,他加入了抗洪志愿者队伍,向驻地搬沙袋、拉着冲锋舟淌水……变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去一线就好比加强版的铁人三项。”他开玩笑道,“我根本没想到有一天能在家门口像坐船一样坐挖掘机。”之后的几天,他有时乘坐铲车,有时乘坐货车,就是淌着水也要赶到一线去。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刘垚乘坐挖掘机前去志愿服务

当晚刘垚提出要去搬沙袋时,他的父母担忧大过支持,觉得他身材比较单薄,怕吃不消。刘垚解释道:“我经常在学校锻炼身体,尝试不同的体育运动。”这才说服了家人前往一线。不仅于此,刘垚身体力行,带动了更多的家人朋友投身于志愿活动,甚至他的父母也要与刘垚一起前往一线,做些烧饭、装卸物资的工作。

由己及他人,心中怀善意

“想想那些绝望的人,他们比我更艰难,这样想自己也就没那么辛苦了。”

在郑州老区中原区,暴雨过后,居民家中的老式木制家具泡在水里,柜子刚一打开,整个门就掉了下来。

一楼住户的家中,洪水退去留下的淤泥糊在地上,基本无法正常居住……

这样的一张张照片,我校20级运科学院的刘献阳拍摄了很多很多。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体育学院

今年暑假,原本计划指导队伍踢足球比赛的他,由于暴雨导致比赛延期,回到了家乡郑州。看到灾情愈发严重,他报名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并在搬运物资的同时拍摄照片,帮助有关部门评估居民的受灾情况。

刘献阳表示:“灾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希望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我自己有这份力量,当然就要挺身而出。”

有一户受灾家庭,他现在还记得很清楚:一户做棉花生意的人家,柜子里囤了许多棉花布料,被洪水浸泡的太久,全都泡开了,没办法再使用。“一家人损失惨重。”

上海体育学院

刘献阳在消杀(右三)

中原区的部分道路还有塌陷和积水,交通尚未恢复,前往那里进行志愿服务的他都是步行过去,再步行回家。除了走访群众了解情况,他还要帮助装卸物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一想起自己之前在暴雨时受困的情景,他就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当时,我只能眼睁睁看着水越来越高,慢慢没过了地板,心里越来越绝望,想着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帮我该多好。还有许多受灾的老乡肯定也会这样想,所以我有能力了,就来帮助他们。”

身处洪流间,请君多保重。每一个古道热肠的普通人,都无愧为俯仰天地的真心英雄。他们把天灾的至暗时刻转变为人性的高光点。如果大家都能伸出援手,守望相助,那么点点星光也能汇聚成璀璨的银河,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每一位受访者都谦虚地告诉我们:种种善举的背后,其实只是上体人朴素的本能。这四位同学只是众多上体志愿者的缩影,还有更多上体人活跃在抗洪一线,救助群众,保卫家园。灾难是观照人性的镜子,平凡是描绘伟大的油彩,我们寻找这些默默奉献的上体人,不仅是想真切地看清他们的样貌,更是想真诚地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有你们真好!

上海体育学院

最后,来听听抗洪志愿者们有什么话想和大家说吧:

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人民子弟兵。无数志愿者一定会帮助大家战胜洪涝灾害,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我们不要气馁,不要放弃,要坚决配合抗洪团队的工作。

——朱纪禄

身为河南郑州人,看到全国各地的同胞都能来帮助我们,我真的特别感谢大家。

——卢珂

谢谢大家对新乡的关注和支持。我一直想发一条朋友圈,但还没有抽出时间。我想说:当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回来了。

——刘垚

希望我们的志愿活动能影响到更多人,使更多人投身于灾后重建工作,我觉得这就挺有意义的。

——刘献阳


撰稿:王诗睿、柏晓叶

采访:周彦宏、王诗睿、柏晓叶

排版:周彦宏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

责任编辑:黄勇、刘思琪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体育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体育学院-“豫”险而上!为参加抗洪救灾的绿瓦学子点赞!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