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下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中共四大纪念馆正式签署了《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共建协议》,本次签约双方将围绕“党建促共建,共建促发展”的主题,整合高校、纪念馆的各类资源,通过共建项目运作,统筹推进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传播,实现“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共同提高、合作共赢”的目标。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俞振伟与童科馆长签署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共建单位协议
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领导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俞振伟,纪委书记唐余琴,校党委委员、表演学院执行院长栾洪金,校党委委员、美术学院副院长陈耀明,以及中共四大纪念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童科,宣教部主任丁晓,宣教部副主任王力、策展部专员张雁等。第二党总支的相关师生也参加活动,共同见证了本次签约。童科馆长和俞振伟副校长代表双方签约并为共建单位揭牌。
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共建单位揭牌
签约仪式上纪委书记唐余琴指出,本次合作具有加强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实现高校与纪念馆的合作共赢;推动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播普及等三方面的意义,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将会发挥专业特色,与中共四大纪念馆合作完成红色作品,共同推动红色文化在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和普及。
我校纪委书记唐余琴书记发言
中共四大纪念馆馆长童科在讲话中谈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基因,并指出中共四大的伟大成就,即“顶天立地 力量之源”,顶天立地指的是中央领导机构的设置的变更,中共四大“第一次将党的基本组织由‘组’改为‘支部’,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个支部’”。力量之源指的是中共四大阐明了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理论的基本框架,开启了以工人、农民为主体革命群众运动的新浪潮。中共四大纪念馆与时俱进,继推出红色文化主题文创之后,将深化与我校的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教育和普及。
中共四大纪念馆童科馆长发言
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课程思政的要求,引导学生创作红色题材的作品。签约仪式上,学校选送了两组优秀红色作品赠送给中共四大纪念馆。
一组作品是由摄影专业副主任丁力老师带领夏玮同学完成的数字平面作品《前行》,是对中共四大“力量之源”成就的最佳阐释,作品的红色基调,内容的丰富,宏大的空间无不展现出国家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征。这幅作品通过数字三维制作,不仅可通过平面摄影作品形式来展现,更可通过三维打印等技术手段,直接转化为一组大型雕塑作品。它将建党百年的辉煌成就,如卫星发射中心,长征火箭,北斗卫星,C919和联合收割机等与各行各业的人物群像放置在一起,体现了人民对党的坚定信仰和前行的决心。其中,联合收割机象征着我党的根基,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取得的丰功伟绩,意义深远。
丁力老师赠送数字平面作品《前进》
另一组作品是《"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三人党支部" 限定纪念盲盒》,由我校艺术与科技专业沈忱老师带领孙莉铭、区佩怡、赖梦琦、黄心一、陈璁璞五位学生完成。该组作品是中共四大纪念馆与国内高校联名推出的第一套“三人党支部”限定纪念盲盒。此套红色盲盒中的三人形象分别代表了男教师、女教师和学生,展现了老师们在上课,学生在听课的场景,隐藏款盲盒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校园宠物之一的蛋黄猫,这套红色盲盒既符合高校文化背景和我校特色,又契合了中共四大对于“三人党支部”概念的定义。同时,在中共四大“顶天立地”成就的基础上,融入当代潮流文化,将历史真实和艺术表现结合起来,体现了我校师生的使命意识和艺术水准。
沈忱老师赠送《“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三人党支部”限定纪念盲盒》
学生代表与《“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三人党支部”限定纪念盲盒》三维全息展示
这两组红色文化作品既是我校教学实力的体现,又是我们对红色文化丰碑的致敬,我校把这两组作品送给中共四大纪念馆,以此激励青年一代,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精神。
师生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
师生参观中共四大纪念馆
《“中共四大纪念馆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三人党支部”限定纪念盲盒》在《固本强基筑堡垒——中国共产党早期支部建设图片史料展》展厅
集体合影
签约仪式结束后,童科馆长带领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共四大纪念馆和国旗馆,并进行详细解读,师生们再次受到情景式的党史教育,倍感珍惜,纷纷表示争取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以回馈党,回馈社会。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