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 |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稍懈(76)

上海商学院,艺考

上海商学院

2021-7-21 03:03:17 文/姚瑞 图/冯婷

关注

上海商学院

上海商学院

讲述人:张庆华

张庆华,中共预备党员,202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上海商学院商务信息学院互助友爱先锋服务团团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1班心理委员。曾获得多次校综合奖学金、优秀团员、三好学生、阅读之星等荣誉。

1958年3月8日,竺可桢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里面写道:“我要把自己的一切力量献给社会主义事业,争取做到:全心全意服从党的领导;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推进人民的科学事业;努力改造自己,争取成为工人阶级知识分子。”

入党后的竺可桢在一篇万字思想汇报中,把自己比喻为“一颗不生锈的螺丝钉”,决心“老老实实地尽力而为之,所谓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

上海商学院

图为竺可桢

众所周知,竺可桢花费在研究上的心血最多、成就最大的领域就是祖国的气象事业。他的学习研究从未间断,并不断扩大研究的范围:从南宋时代的气候,到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再到整个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并分别在1925年发表《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1961年发表《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等论文。

1973年,竺可桢83岁。他的著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几经修改后终于定稿。这是竺可桢大半生在气象领域辛勤钻研,求知探索的硕果。这一论文发表后,文中的观点引起了国外自然杂志的重视。

上海商学院

图为竺可桢与浙江大学旅黔同学合影

然而,竺可桢的肺气肿变成了肺心病,甚至卧床不起。病情的恶化,让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在事业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能将这项自己热爱并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事业交给自己优秀的后辈们,他跟学生们说:“我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只是谈到了历史上的气候如何变迁,而没有涉及历史上的气候为什么会变迁?我只提出了how(怎么样)?并没有解答why(为什么)?剩下的工作就由你们坚持了。”

竺可桢的一生刻苦钻研,脚踏实地,始终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不计较个人得失。他以共产党人的身份要求自己,将“求是”精神与党性融合在一起;以“一丝不苟”作为座右铭,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以民族前途为己任,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科学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祖国富强和人民富裕奉献了一生。他是实干兴邦的榜样,永远值得我们敬仰,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节选自《不忘初心——优秀共产党员的入党情怀》)

上海商学院

END

统筹策划 |党委组织部、学生党建工作室

材料来源|商务信息学院

图片来源|网络等(侵删)

图文编辑|艾柳杉

责编|李坦楼

上海商学院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商学院-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商学院-百名党员讲百年党史 |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稍懈(76)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