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毕业生风采|沈圆: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艺考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2021-7-21 02:59:25 文/刘诗涵 图/何蓓琳

关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国际商务外语学院2021届本科生,商务英语专业。

曾担任我校团委青年志愿者中心部长的沈圆在大学四年中组织、管理、参与了近400项志愿者活动。她的志愿足迹遍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品牌日、男篮世界杯等上海各大国际展会与赛事。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517.5小时,排名全校第一,先后荣获2020年度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2018-2019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初见沈圆,她身上持续传递出的温暖与随和,交谈时坦诚的眼神交汇,抑或是不疾不徐如溪泉般流淌的语音语调,都丰盈地勾勒出了一名优秀志愿者的身姿。作为我校学生志愿者队伍的领航人,她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志愿精神: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

01

“拥抱大爱,为爱发电”

“我的初衷可能只是一种朦胧的向往,再加上想要通过社会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加以运用,从而增加社会阅历。”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大学期间报名的第一份志愿服务工作是前往上海市禁毒科普教育馆担任一名讲解员。禁毒科普讲解员的选拔需要通过严苛的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有关毒品的各项法律条款、毒品的专业知识、中国近现代禁毒史等。仅仅从讲解稿的篇幅来看,就有8000余字的内容需要熟记和背诵。除此之外,讲解员还被要求谈吐清晰,能生动地为参观者科普禁毒知识。因此,尽管活动在招募发布时吸引了不少学生报名,能坚持到最后并胜任这项工作的人并不多。沈圆感慨地说道:“做志愿者空有一腔热血可不够,其实还需要很多前期扎实的准备。”

作为一名志愿者,帮助他人的前提是自身要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经过这些活动的磨砺与沉淀,她对志愿服务工作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我觉得要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没有什么秘籍或捷径。”她平和且认真地说道:“准备过程是一切服务的依托。志愿者在上岗前要实地走访、辨认点位、明晰工作职责。在很多看不见的细节处,要周全考虑,全面搜集资料,尽可能多地了解岗位知识。”

在沈圆眼里,一支优秀的志愿团队首先应该做到服从管理和要求。与此同时,志愿服务并不是按部就班的过程,过程中还应该附着自己的思考。“在担任进博会志愿者时,我看到咨询台的志愿者每天都会被重复问及相同的问题,诸如礼品袋在哪里领取,星巴克、麦当劳在哪个方向。有些志愿者为了方便工作,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制作了一块写满观众常见咨询问题的告示牌以及画着馆内重要场所方位的点位图。”这种有趣的工作方法不仅减轻了志愿者们密度高、压力大的工作负担,让志愿服务开展得更为顺利,也让观众对展会的相关情况一目了然,节省了他们的观展时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真正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志愿服务,源于一场在小学开展的支教活动。“那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当我们把糖果作为奖励分发给孩子们时,他们眼神中的光闪烁着对知识最质朴的渴望和简单的满足,让我意识到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行动却能切实地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当提及毕业典礼上汪荣明校长在讲话中对以沈圆为代表的志愿者们的评价,她感触颇深。她觉得,每位志愿者个体的付出是平凡渺小的,似乎与“伟大”二字毫无关联,但恰恰是这些平凡渺小能量的汇聚累加,闪烁的光与热就形成了足够温暖人心的火炬,用奉献精神的大爱照亮了黑夜,成就了数不胜数的伟大事业。

02

“在志愿服务之路上修行”

于沈圆而言,学生工作的经历使她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学校团委有一群充满热情的老师,她说道:“老师们用认真、负责和对干事创业的热情影响了我。常常在我和伙伴们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刻,给予我们力量,让我再一次充满干劲。”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右二)

她特别感恩校团委书记缪韵笛老师对她的指导帮助,深受“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工作态度的影响,在志愿服务中,沈圆也同样追求把服务对象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地奉献自我。毕业之际,她特地请缪老师为她拨帽穗,由此来为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缪韵笛老师为沈圆拨帽穗

沈圆说,她在志愿服务上花费了不少时间,同时课业也不能放松,但想要达到完美的平衡并不容易。为第三届进博会志愿服务那段时间,正巧赶上了沈圆毕业论文的开题。她的论文指导老师王春岩十分支持她的志愿工作,并鼓励她在论文选题上结合自身兴趣,尝试做与志愿服务主题相关的研究。于是他们不得不见缝插针地安排时间,王老师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她进行问卷设计、数据统计。在老师的帮助下,沈圆最终完成了题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动机、跨文化敏感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分析》的毕业论文。

“可以说,是家人、老师、同学的支持,托举起了我对于志愿工作的热爱。”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当谈及奉献与回报的问题,沈圆感触最深的就是蕴含在每一个志愿者内心的“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繁忙的志愿服务可能会占据一定的学习时间,但沈圆觉得志愿工作本身也是“大学课堂”,能习得更多课堂外、书本外的知识。她从过去的不够开朗,逐渐转型为更加外向,终于成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在奉献的同时,回报与进步相辅相生。每一次真诚的沟通、每一秒心灵的贴近,志愿者们主动或被动地塑造着自我认知与社会责任感。助人,也完成自助,完成了她对于生命意义另一维度的理解。

可以与自己喜欢的事情相伴已很难得,若是能够在享受的过程中与之携手并进、丰盈自己的生命,那么纵使此生有涯,亦可在回望时坦荡宣告:不枉这一场志愿之路上的修行。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03

“我想成为一个温柔又坚韧的人”

温柔是一名志愿者十分宝贵的品质,它是让人对一段经历产生共情的能力,是对相似处境的感同身受,同样也是能认真倾听他人世界的浪漫。若说温柔代表着志愿者们大爱无私的柔软面,那坚韧一定就是与之相对的坚硬面。在沈圆的志愿服务工作后期,她跻身为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的平方”行列。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一排左二)

在一次体育赛事的志愿服务过程中,由于现场安保工作出现漏洞,到场的球迷与维护现场秩序的志愿者之间产生了冲突。其中一名志愿者不幸受伤。得知消息的沈圆跟随着负责活动的老师第一时间将受伤的志愿者送去了附近的医院接受治疗。“其实那天晚上我和那位年轻的老师出于没能保护好志愿者的安全,很自责。”回忆起这次经历时沈圆依然有些眼眶湿润,她说:“如果前期能想得更多,做得更好,可能就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要想成为坚韧的人必然要经过现实的锤炼与能力的提高。在之后的志愿管理工作中,她确确实实做到了“想得更多,做得更好”。担任第三届进博会的长期岗志愿者时,沈圆负责了全市所有志愿者的证件管理工作。由于展会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第三届进博会对于入场志愿者证件的身份信息、核酸检测结果、证件使用有效期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沈圆在会期的工作量巨大,几乎每天都面临着志愿者因证件原因无法入场、志愿者证件丢失等诸多预料之外的情况,这对她来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她日夜奔波的努力下,这项工作最终得以顺利开展。她提到:“在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觉得我其实有很大的成就感,我感觉我做到了一件可能以前不敢想不敢去做的事情。”

在经历了无数成长与蜕变后,沈圆有幸在第三届进博会上,作为长期岗位的三年级“小叶子”代表进入了知名主播李佳琦的直播间,与另一位会期岗位的志愿者一同向镜头前的广大青年讲述自身与志愿服务之间的故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左一)与主播李佳琦合照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沈圆进入李佳琦直播间讲述志愿故事

沈圆常说:“‘不清楚,不知道’是志愿者必须屏蔽的‘敏感’词”。在她的带领下,我校的志愿者都成为了观众们想得起、看得到、靠得住的最强大脑。如今,她已入职上海青少年国际交流中心,开始了新的挑战。为爱去发电,微光可成火——仍是她坚守不变的“信条”。她说自己还在路上:“成为一个温柔且坚韧的人,这是我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推荐阅读

燃!这一届军训的我们真帅!

放假啦!2021暑期生活指南请查收

中国共产党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采访 |

排版 |

审校 |

责编 |

赵睿 冯杨苏秦

赵睿

施晖

张莉莉

策划 | 新闻中心 SUIBE海鸥通讯社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微高校-院校号-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优秀毕业生风采|沈圆:微光可成炬,大爱映苍穹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