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
业
季
亲爱的经院人:
四年师友昨日成追忆
千里之行今朝正起航
衷心祝愿2021届SOEers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用青春与热情开启人生华彩篇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间本科生涯已接近尾声。此时此刻,百感交集,目之所及,皆是回忆。我与经院的相识始于金秋,终于盛夏。这四年间,我收获满满,一路上的成长,离不开恩师的谆谆教导、离不开学院提供的优秀资源平台,同时,也离不开辅导员及各位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张雨婷
个人介绍
共青团员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017级经济学(劳动经济)专业本科生
毕业后保研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投资与保险专业
所获奖项及荣誉:
上海市市级优秀毕业生
上海财经大学荣誉学士
国家奖学金
连续四年上海财经大学人民奖学金(一等奖、二等奖)、学习成绩奖
第11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一等奖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H奖等
学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大海不择细流,固能成其深:泰山不让寸土,固能就其高。大学四年,我的GPA3.82,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排名第一,我深知成绩仅能衡量有限方面,但是对我四年来日复一日的沉浸在梯教、图书馆的最大回报。
在我看来,专业课程学习不仅要勤奋,而且要“有目标、存热爱、讲方法”。热爱是自我驱动的根本动力,对专业的热爱、好奇心能激励我们主动汲取更多知识。大一大二时,在中宏、中微等多门课程中,老师们既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各种理论和模型,又能将其与各种现象、政策结合,激发了我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同时,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我们也不应做只会学习的书呆子,讲方法的学习更加重要。在教学周,我坚持每天晚上抽出两小时进行课后复习,在quiz、期中考试后定期复盘,将不理解的章节记录下来并利用习题课或答疑时间与老师交流。分散、固定的学习时间极大的减轻了我考试周的压力,在考试集中期我也能轻松复习并保持良好作息。
“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刚进入大学时,我就树立了保研目标。在去年暑假,我参加了国内多所高校的推免研究生夏令营,收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经管项目的研究生录取,最终我决定前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金融硕士。
实践——知行合一,实干精神
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各种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始终立足于专业,全面发展。大三开始我利用课余时间实习,先后前往了国金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等证券公司实习,以进一步将课本与实践结合,融汇贯通所学并提高综合竞争力。一系列的学习推动了我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初步思考,也坚定了我深耕金融领域的决心。在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中,我作为组长带领团队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析药品传播路径,探寻解决药物危机的策略,进行论文写作并斩获二等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我们小组在我院陈强老师的指导下,爬取多个电商平台中生鲜电商的销售数据及长期用户评价,记录疫情前后消费者对生鲜电商的“信任度”“观念接受度”“提价容忍度”等变化并量化为变量,对疫情后生鲜电商优化经营策略、提升用户服务体验、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从大二开始,作为班里的学习委员,我尽力起到同学与教务老师沟通的桥梁作用,积极为同学们提供课程学习上的各方面支持,我的工作也获得了班级同学的认可,并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课余生活,我踊跃参加各种志愿和实践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百年校庆、千村调查、安徽省校友走访、高等财经峰会等多个活动,尽我所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这些经历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拓宽了学术视野,锻炼了我的责任心及良好的领导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也为我之后的人生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恩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饮其流时思其源,成吾学时念吾师。在我大学四年的生活中,我有幸遇到了多位优秀、有趣且真诚的恩师,他们毫无保留地向我及其他同学分享人生经验与感悟,在课程学习之外也乐意为学生答疑解惑。
我的宏观老师杨凯教授在我保研时多次为我撰写推荐信,在选择院校、专业等问题上毫无保留地给予我真诚的建议。我的生活导师伍山林老师在大学期间每月都与我们保持联系,他不仅关心我们在学业、实践上的进展,也会鼓励我们与他分享我们对贸易战等国内外经济时事热点的看法,平等地与我们交流,引导我们用经济学的思维和理论分析时事事件。
而在这些老师中,我最感谢的就是黄枫老师。我们在《劳动经济学》课堂上结识,她扎实的理论教学方法、幽默开朗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在课程结束后,我们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三时,我萌生了对出生地环境不平等这一问题的研究兴趣,黄老师经常和我分享相关的前沿论文及她的观点。在毕业论文筹备前期,黄老师欣然答应了我的论文导师请求,并鼓励我从劳动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双重角度分析出生地不平等这一初始环境因素的持续影响。在论文撰写时,她经常主动关心我的论文进展及所遇问题,为我从理论、结构、数据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毕业论文在答辩中得到了评委老师的肯定,获得了学院“优秀毕业生论文”,并在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本科生经济学年会中获得一等奖。
黄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于我而言,黄老师不仅是“师长”,更像是“朋友”。她经常与我分享女性在职场与生活中所面临的个人选择等问题,她的处事之风总是温柔平和却又坚韧有力。在我的眼中,黄老师是一个极具有魅力的女性,她有着高度的自律,理性和知性并存,从她的身上,我看见了女性的力量,厚德载物却利万物而不争。这份力量,将会一直鼓舞着我,让我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充满热爱,全力以赴的奔向我所期待的那片领域。
写在最后
回首四年上财生活,我还要感谢王蔚老师、教务处老师、同窗同学们的支持与陪伴,学院给予我们同学的丰富资源与机会。如果问我大学生活对我最大的改变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更加平和的心态。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一路走来的各种不顺与挫折让我学会了与自己和解,适度放下焦虑,感恩大学与生活的美好。
最后想用陈独秀先生在《致告青年》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珍惜大学生活并不断奋斗,学院提供的资源和机会很多,要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学习并丰富自己,同时抓住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会让自己受益良多。也不必苛责自己每个维度都做到完美,过度焦虑会让人在选择与取舍中目光狭隘,但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薄弱之处并努力弥补。
转自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