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校长真情寄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的“华政”方式!

华东政法大学,艺考

华东政法大学

2021-6-27 22:19:20 文/裴怡雨 图/樊磊

关注

华东政法大学

绽放青春绚丽之花的“华政”方式

——在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 叶青

亲爱的同学们,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昨天夏至了,梅雨江南,丝雨绵绵,雾霭重重,小暑炎炎。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你们的大学生涯将要画上一个句号了。大学毕业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典礼更是一个重要仪式。作为校长,请允许我首先按照惯例,祝贺在座的和线上的2710名华东政法大学2021届本科同学顺利毕业!当然,此时我们也应该向其中荣获2021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的147名本科同学、荣获2021届华东政法大学优秀毕业生的257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你们能够顺利毕业,能够取得各种荣誉,这与你们自身的努力分不开,更与给予你们关爱、支持的家人、朋友、同学、辅导员老师,与给予你们专业知识、研习方法的任课老师是分不开的。在过去的1400多个日日夜夜里,是你们自己及老师、家人共同挥洒的汗水泪水、温暖三冬的“心灵鸡汤”、各种“小确幸”的点点涓流,滋养着你们的青春,直到今天我们见证了“青春之花”的绽放、成长果实的摇曳。你们的成绩来之不易!来自于你们的奋斗,奋斗让青春更绚丽,奋斗让人生更激昂。因此,奋斗者永远年轻,越奋斗越年轻!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作为青年学生,如何在新时代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让青春之花开得绚丽夺目,我想华政人有属于自己的三种方式:

一是努力发展自身、积极进取,让奋进的脚步更坚实。

我在开学典礼上引用过大思想家胡适先生的名言“管他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今天我还想进一步化用一下:“管他现实内卷几分,进一寸有一寸的开阔。”

你们的学长、获得“全国自强之星”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研二学生刘文祥就是这样勇于发展自己、敢想敢干。来自山区低保户家庭的他,做过服务员、传菜生、家教,生活的磨砺教会了他坚强和担当。他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持知行合一,创业教辅中心,投身疫情防控,还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感性认识进行理论梳理,就健康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的领导优势撰写论文,并发表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这一核心期刊上,真正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

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体力最充沛、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强大的阶段,一定要努力充实自己,一定不能佛系、不能随缘,不能禁锢在自己的小世界、舒适圈里故步自封、坐井观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躺赢的风口不再流行,躺平的态度注定要被批评!勇于创新,敢想敢干,实学实干,善做善成,这才是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面貌!

二是秉持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人生志向,让奋进的方向更正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国有所需,吾辈之责!

首先要以奋进之志坚定理想信念。前几天我和一些青年辅导员、优秀学生一起参加“初心”学生党员宣讲团讲党课活动,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罗翊宸同学结合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表达了“会始终坚持投身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地去做些事让身边变得更好”的志愿。没错,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奉献不是痛苦和丧失,而是善意和美德的升华,希望你们躬身实践,接力奋进,在奉献中体味快乐,在付出中收获甘甜。

其次是要以奋进之学促进知行合一。在今年第十七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级决赛中,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陈祉璇等八位同学组成了“数据向善”团队,在刘凤元、肖宇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凭借《平台经济中数据垄断相关市场界定方式的优化研究——基于沪深互联网企业数据流通现状的分析》一题获得了上海市特等奖并闯入国赛。在《数据安全法》出台前夕,我们的大学生团队深入调研、审时度势,号对了脉、施对了策,对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尤其是数据安全保护提出了真知灼见,更体现了华政学子关注时事、服务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再次是以奋进之行勇担历史使命。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蜻蜓点水,有的人飞鸿印雪、抓铁有痕,青春之花绽放绚丽的光彩,生命之路印上一道深深的轨迹?那是因为每个人肩膀上担担子的份量不一样!你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一个伟大的时代,身上更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希望你们进入社会以后能够时刻心怀“国之大者”,努力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国之大才”,让自己活得更充实、活得更精彩!

三是坚持缘法而行的发展路径,让奋进的效果更彰显。

柏拉图的雕像静静地站在明珠楼前,2000多年前,他就在《法律篇》中给何为优秀的法律人下了定义:“......有德行的法官——如果终究应该有这么一个法官的话,他能接管这个四分五裂的家庭,不消灭任何人,反而为他们的来日制定法律来调解,以守护他们彼此之间的友爱。”你们作为社会主义政法大学的毕业生,未来优秀的法律人,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未来,是构建信奉法治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基石和栋梁,因此你们自身必须心怀正义、学会思辨、投身法治。

首先要明辨善恶是非曲直,善于传递真友善、真思想、正能量。司法实务里讲求法官保持居间裁判、控辩平等武装,理论研究者则需保持价值中立。经过几年的法学教育训练,这种理性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要求法律人不能沉迷于一时点赞的虚名、一时走红的虚声,不能被眼前一时的表象所迷惑,更不能被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所误导,成为听风就是雨的“随风倒”,成为躲在屏幕后面的“键盘侠”。

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邵雍先生就曾讲过,“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有了想法、观点、见解不要急着想去表达,多听多看才能让自己的思考更周全、更成熟,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让正义更早显现、真理更加昭彰。

另外,还要真正扎根祖国法治建设事业的沃土。华政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过一篇学校80后“青椒”、“物证狂人”的文章,点击量破万。他就是第四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获得者、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关颖雄老师。关老师投身法学教育事业,舍家撇业、不远万里赴祖国西大门喀什参加对口援疆,到喀什大学法学院支教18个月。在我看来,关教授就是法律人为了法治理想不惜牺牲奉献的优秀典范,而且我坚信,以他为代表的华政教师群体,也都是严格律己、严谨治学的好老师!高尚的师德师风是华政教师必须坚守的职业底线。

同学们,面对后疫情时代的就业形势,我期待你们听从祖国召唤,到基层法律实践、法律服务一线去,到社区、乡村治理前线去,到法治中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个人成长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将小我融入历史坐标中,敢冲、敢拼、敢想、敢干,在平凡的岗位中找到自己的坚守,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不平凡的力量。

我始终相信,法律人是法治的未来,“法言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理性、最精巧的语言,法治中国建设事业是全体法律人穷尽一生去追求的最伟大的事业。

同学们,还有一周就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立志于中华民族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千秋伟业,建党至今百年,时时只争朝夕,日日改革不辍,既练就了成熟稳健的气度气质,又保持着朝气蓬勃的气韵气势。何等气派!何其壮哉!

诸君之未来,亦应如我党,既深入社会,热爱人民,增长本领,又永葆初心,执着率真。鲜衣怒马时,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奋斗韧劲儿;两鬓星星时,仍能长怀老骥伏枥的理想信念。

同学们,加油吧!多彩的人生正等待着你们去开启,雄伟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正召唤着你们去奋进,祖国大花园正等待着你们的青春绚丽之花去绽放、去妆点!

万里归来颜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临别之际,感慨万千。真诚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幸福健康,在各自未来的人生大道上闪闪发光!我在此处,静待佳音!

谢谢!

责任编辑 | 叶子芩

/ 有趣有温度 有料有态度 /

也可以看看这些

都是用热爱制作~

(点击图片可以看到哦!)

感谢!你与华政园相遇!

华东政法大学

直播预告!华政2021届学生毕业典礼!

华东政法大学

华政园“花式”上课!

华东政法大学

更多资讯 @华政媒介矩阵

毕业快乐!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上海本科院校-华东政法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华东政法大学-叶青校长真情寄语:绽放青春绚丽之花的“华政”方式!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