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一百”|百部红色电影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2021-8-27 14:57:30 文/吴建国 图/龚梓婷

关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让广大青年观众在重温红色经典电影的同时,了解我们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学习优秀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幸福而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高尚品格,从而树立复兴中华的伟大理想,特举办百部红色经典电影推介活动。

本期向大家介绍反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成兴国大业的一部优秀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导演:陈力编剧:田运章、江月主演:孙维民、何伟、褚智博、牛犇、郝岩片长:106分钟上映时间:2013年7月16日获奖情况: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导演、优秀故事影片;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剧情简介

1961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中央领导人身体力行,组织调查组或亲自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1961年5月3日,周恩来总理一行来到伯延时,新中国正面临旱灾和饥荒,伯延沿路的枯树便是无声的证明。然而,从公社主任到老乡们,没有人愿意告诉总理饥饿的实情,大家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给国家添麻烦。

一次座谈会,社员黑压压挤了一大屋。开始大家不敢说话,周恩来笑着指指身后墙上的画像(当时普遍张贴七位中央常委的画像):我叫周恩来,就是墙上的那个人。你们看像不像?这次我来是想听大家的心里话,有话只管说,说错了也不要紧。蹲在总理身边闷头吸烟的村民张二廷在总理问到他时,头一个跳起身“放炮”:要说食堂好,全是假话。食堂吃不饱。还愣冲冲来了一句:你要是糊弄我们,总理,再过两三年,你也会饿死的。周恩来闻言猛然一震,沉凝片刻,眼里噙满泪水:还是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先道歉,对不起大家。四天四夜里,周总理走访了几十户农民家庭,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走访调研考察中,了解了真实情况,伯延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人民公社。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影片评价

孙维民把周恩来演得非常好,走进了人物的感觉和状态,脸上的忧患感、对老百姓发自肺腑的同情、叫郭凤林时的眼神、吃连弟奶做的拽面、嘱咐秘书把棺材钱给送回去的细节等,非常到位。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胸怀和担当。他想得最多的是老区农民克服困难,他遇到问题首先向老区人民道歉,他把很多不是直接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通过一些小事细节,刻画周总理的形象。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李准评)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推介语

这是一部真实动人、近乎于纪录片风格的电影,通过“一个摄影师”的拍照,深情地讲述了一位伟人的平常之事,温暖和激动着我们的心灵。 影片以小视角折射大情怀。周恩来在伯延的四个昼夜里,没有发生轰轰烈烈的大事,随着他走村串户的脚步,我们进入了一位伟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当看到伯延的村庄树木光秃、灰尘飞扬,总理脸上掠过一丝忧愁。当看到伯延公社为他精心准备的午餐,周总理刚要跨进门槛的脚又退了回来,和大家坐在一起喝稀糊糊,甚至连一个窝窝头都分一半给壮劳力吃,他的平民意识让人潸然泪下。当看到他在座谈会上带头为说实话的张二廷鼓掌,并深情地说:“我来晚了,可是国家不知道这里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你们的真实愿望,国家拿什么来调整政策啊!”一番话,将党心与民心紧紧相连。当看到周总理陷入深深的自责,说自己“不称职”时,我们都为这样的好总理肃然起敬。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这些感人至深的生活片段,将一代伟人的平民意识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伟人的高大不是高山仰止,而是他的身影牵动着我们平视的目光,在与芸芸众生一起行进中,走进情感的制高点,以博大和开阔的情怀,承担着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END

图文来源|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版面设计|张云霞

责编|赵璇

编审|崔爱民 杨超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山东专科院校-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六个一百”|百部红色电影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