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note
为全面展示山东艺术学院"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展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成绩,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以官方网站、微信、微博、院报等为平台,推出《山艺“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发布,今天展示音乐学院“十三五”时期主要成就、工作亮点和鲜明特色。
YIN YUE
音乐学院“十三五”成就巡礼
在《山东艺术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山东艺术学院综合改革方案》的引领下,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在“十三五”期间,务实进取,凝心聚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
党建工作持续加强,荣誉突出
音乐学院杨秀玉教授,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全省高校唯一的一线教师代表,光荣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音乐学院党总支入选“山东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并被授予“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1人。
二
教学成果成绩斐然,特色鲜明
探索和逐步完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艺术教育体系。由音乐学院师生创演的歌剧《檀香刑》为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8年1月应邀参加了“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的展演活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等省内外巡回演出17场,是一台具有国内一流艺术水准、彰显山东地域文化特色的舞台力作,获得重大突破,得到了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檀香刑》在创作、演出和推广的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等多专业方向的协同发展,实现了教学与艺术实践的高度融合,提高了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作为教研项目,申报了“加强高等艺术院校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新探索——以创演民族歌剧《檀香刑》为例”的教学课题,该项目获山东省第八届教学成果一等奖,这也是音乐学院近年来在教研项目评奖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经过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音乐表演三个专业均获批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18年,音乐与舞蹈学被批准为山东省培育建设一流学科。
三
科研、创作成果丰硕,质高量多
“十三五”期间,音乐学院获批省委宣传部“齐鲁传统音乐传承研究基地”和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山东省音乐文化研究基地”省级科研平台2项。音乐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92篇,其中A&HCI收录期刊5篇,CSSCI收录期刊15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结项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6项,厅局级科研项目立项21项。泉韵女子弹拨乐团申报的“高校学生乐团运行模式创新与实践”获第三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学术讲座70余场次;承办“全国歌剧理论与创作研讨会暨首届全国优秀歌剧评论征集比赛”等国家级学术会议4次;先后有多位教师受邀赴韩国、新加坡、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四
艺术实践佳作频出,亮点纷呈
“十三五”期间,音乐学院共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3项。教师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9项,学生获奖59项;教师获厅局级以上奖励280项,学生获奖854项。师生创作的音乐作品有2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各类奖项或展演,在国家级核心期刊《音乐创作》等杂志上发表、广播电视等媒体播出作品100余部(首)。
在2020年不平凡的一年里,音乐学院广大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用艺术的力量共同战“疫”,创作了歌曲《请别告诉我妈妈》《守护》《我愿意》《天职》《我期待》《生生不息》《思忖》等20余首作品,充分展示了我校师生勇担重任的家国情怀。以上多数作品在学习强国、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公众号和新华网、闪电新闻、山东教育电视台、文化视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等多家媒体发布或进行转载展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社会反响强烈。
以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主的青年交响乐团、青年民族乐团、青年合唱团,特别是近年来成立的泉韵女子弹拨乐团、萨克斯管乐团、青年管乐团和青年弦乐团四个特色乐团,经常参加国内外的演出与交流,受到业界及社会的高度评价。
其中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获艺术表演类一等奖。
李鳌教授在“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美声组总决赛第一名。
青年合唱团荣获由中国音协主办的“2019威海(国际)合唱节比赛”金奖第一名。
学生袁野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声乐展演”和“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关注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
了解更多校园资讯
|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
供稿| 音乐学院
编辑| 刘瑜婷 杜梦坤
责任编辑| 王立燕
审核| 苏茂兴 李林峰 李云涛
山东艺术学院官方微信平台出品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