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阅读,是我们不断前进的不竭动力,有时,不一定能给你答案,但却能帮你找到方向,或在某一天给带给你意外收获。
读书勿求多,岁月既积,卷帙自富。我们需要保持阅读的习惯,更要善于读好书。
现在,你在读什么书?如果你正在思考应该读什么书,不妨来看一看滨院学子推荐的书单,或许你会从中寻得答案!
01
三体
《三体》是刘慈欣创作的系列长篇科幻小说,由《三体》、《三体Ⅱ·黑暗森林》、《三体Ⅲ·死神永生》组成,第一部于2006年5月起在《科幻世界》杂志上连载,第二部于2008年5月首次出版,第三部则于2010年11月出版。
作品讲述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杀及两个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其第一部经过刘宇昆翻译后获得了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02
边城
《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
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由于《边城》的美学艺术,《边城》这部小说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03
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第一版于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故事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
《围城》中妙语迭出的各式生活见解,妙喻叠叠的形象刻画,生趣诙谐。在众多奇妙外表下,暗藏许多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以看似超然物外的调侃语调给我们讲述着生活无奈的笑面悲剧。
04
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创作的文艺理论著作,1981年首次出版。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
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05
全球通史
《全球通史》由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
本书分八个部分,四十四个章节,主要讲述了世界历史的进化,世界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作者着眼于全球,侧重于那些有影响的、促进历史发展的历史事件,其中包括原始社会、欧亚大陆的古代文明、欧亚大陆的原始文明、欧亚以外的世界、地区分割后的世界、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人统治的世界、西方的衰落与成功等八个主要的部分。
06
时间简史
《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07
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The Ming Dynasty in Decline)是1997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08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09
你是
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诗歌、散文、小说。包括诗歌《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激昂》,散文《悼志摩》《一片阳光》,小说《九十九度中》《模影零篇》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内容含量大且丰富,一本书即可了解全部的林徽因。
10
思考,快与慢
《思考,快与慢》是2012年7月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丹尼尔·卡尼曼。
本书讲述了对大脑思考速度的看法,以及如何改变传统的思考方式。在本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
一本好书,
能启迪心智,
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
完善品德,
让你找到一个新的自己。
编辑:新媒体中心
审核:林立华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