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阳
THE
FESTIVAL
佳
节
九月初九
中/国/传/统/节/日
登
高
望
远
尽孝心
传孝道
佳节喜逢长久日
愿君如意长安康
——《重阳,不负美意》
01
重阳· 来源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02
重阳· 习俗
登高
重阳节时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水果成熟,庄稼金黄……在这一天里,年轻人往往伴老年人登高秋游,回归大自然,活动筋骨,陶冶性情。
赏菊饮菊酒
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始于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他一生酷爱菊花,以菊为伴,号称菊友,是个“菊迷”,深得菊之佳趣,被人们奉为“九月花神”。
吃重阳糕
重阳节吃重阳糕的习俗源于魏晋时代,初日面饼,唐代叫菊花糕,宋代叫重阳糕,明清时则称花糕。重阳糕由粉面蒸制而成,辅料有枣、栗、肉等。
插茱萸和戴菊花
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此外,重阳节时人们还要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
03
重阳 ·美在一份思念
在诗人王维的笔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已定格成对亲人
无尽思念的浓浓愁绪
在家里的日子从来没有真正明白过
如今在外求学
经历了些许悲欢喜怒
也慢慢明白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
这种思念像小时候
喜欢吃的棉花糖软软的
有一点点的甜
却因有断不开的线感到沮丧
故乡在远方
背上行囊远行的时候
故乡就在心里
家人就是心里最柔软
最重要的那部分
这份思念
如花般绽放,美艳动人
04
重阳 ·美在一份景致
农历九月
还有着一个美好的名字
叫作“菊月”
漫山遍野金灿灿的菊花
绽芬吐翠,傲霜怒放
彰显出生命的坚贞与高洁
她那昂首的姿态
使风霜不再那么肆虐
让中华大地变得分外迷人
这份景致
如菊般傲霜,美好可人
05
重阳 ·美在一份孝心
重阳之日,思念亦重重
在外求学的我们
最易感觉时光的飞逝
每次难得的回家团圆
总会发现家里的老人
眼角添了一道皱纹
鬓间多了一缕白霜
而在离别的时刻
又有多少老人
把你爱吃的那一口
塞满行李箱
执着在家门口的小路边
久久望着你远去的背影不肯离开
其实
他们要的不是你能
时时刻刻陪伴左右
更不是精挑细选的贵重礼物
而是不管你在多远
都能记得给他们一声呼唤和问候
记得今天给家里长辈打个电话
这份孝心
如小溪般流淌,叮咚回响
我们一天天长大
他们一天天变老
即便他们可能忘了自己
却依然不会忘记爱我们
正值九九重阳节之际
让我们一起去感恩
感恩父母,感恩长辈
END
往期推荐
不好!今天的标题被风吹走了
红色经典|今天你读书了吗?
剪纸展|指尖上的艺术
编辑|王宗海
图片|新媒体中心拍客团
审核|王聪聪 廖卓雅
出品|新媒体工作室
新浪微博:@青岛工学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