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以“创新、实践、多元、融合”为宗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讲好思政课的讲话精神,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面向全体同学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受到多方媒体报道。
01
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让思政教育活起来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学校开展了“回望百年初心,不负青春韶华——庆建党百年,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共收到各种体裁学生投稿作品2100余件。举办“青岛大学第一届思政微视频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活动选拔赛”。创建抖音短视频平台——“微思政”,旨在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思政传播新形式,弘扬正能量,传播中国。
希望通过“微思政”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切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的讲话精神,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以“百年初心使命 百年奋斗征程 百年青春梦想”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深化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认识和思考,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精神风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要求学生以“我心中的思政课”为主题,用微电影的方式,展现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02
学校内外双向互动,打造校内教师与校外导师“全覆盖”的思政大课堂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指示精神,给同学们创造丰富多元的成才环境,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发展的优秀人才,推进校企合作,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覆盖多个行业的25位精英人士,以及涵纳政府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等多领域的导师队伍。校外导师将自身经验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主线,辅助以人文培育,为不同专业的学生量身打造授课课题。“导师讲思政”授课专业覆盖面广,横跨行政管理、临床医学、环境工程等57个不同专业。授课内容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深层次问题,在拓展思政课教学时空的同时,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从专业能力的培养到人文素养的教化,青岛大学“导师讲思政”为思政课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03
实践理论密切联动,打造“校外导师团+实践基地”相结合的综合型学习平台
设立“青大思政大课堂研习班”,致力于打造“校外导师团+实践基地”相结合的PBL学习平台。选取15个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实践基地,为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横向课题研究提供支持,采用导师负责制单独组班,校外导师根据社会以及企业实际需求提出课题,通过课题组交互式学习增强学员的实战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习班课程采取校内和校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自由实践课、答辩课和创意文化沙龙等多种授课形式,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更大限度尊重和支持学员的潜能与发展。“思政大课堂”研习班中每个课题组都是由校外导师根据社会及企业实际需求提出的,以实际应用、解决问题为基础,以实践成果产出为导向设立,帮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运用思政理论课中学到的知识,发现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师讲思政和思政大课堂研习班,使同学们感受到新型课堂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在实践中接受了思政熏陶,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自己的认知水平,从多方面去了解社会时事,更深切地感受到祖国的发展变化和当代先锋人物的奋斗精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树立共同理想。
除了上述思政系列主题活动之外,学校还结合思政课实践教学,开展了校友思政访谈录、党史故事我来讲、思政VR文学故事和剧本创作、微信公众号建设推广、短视频号开发推广、思政软件和小程序开发等思创项目。广大同学积极参加,完成的个人、小组各类实践作品(项目书)达到12000余篇(份)。
青岛大学
—QU_1909—
图文来源 /青大思政大课堂
封面 /姚家辉
编辑 /王晶
审校 /温馨 李琪 肖馨远
责编 /魏喆吉魏小平
青岛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取授权
新浪微博:@青岛大学
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