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以来,烟台市先后确诊多例新冠肺炎病例,疫情防控工作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按照市、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要求,我校于8月3日晚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把疫情防控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生动实践,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行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果的实践检验,闻“疫”而动、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在核酸检测一线高高飘扬。
发挥组织优势,构筑红色堡垒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需要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接到相关通知后,校党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安排核酸检测工作。校党委书记徐东升、校长王庆教授多次深入核酸检测现场,实地查看采样点区域划分、检测工作流程、服务保障、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听取核酸检测人员范围、采样数量、计划完成时间等情况的汇报,并看望慰问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等工作人员,要求全校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做到责任再强化、压力再传导、工作再加力、措施再精准、作风再务实,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学校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及时把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传达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有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真正做到工作推进到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校医院党支部克服芝罘区医护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抽调10余名医护人员,自行筹集30套防护服和护目镜,连夜投入到核酸检测工作中。团委党支部和学生工作部党支部组织学生志愿者,负责核酸检测扫码登记工作,在检测现场引导和分流待检人员,为年纪较大的离退休教师、家属等提供登记指导和帮助。保卫处党支部协调安保人员,负责秩序维护、现场协调。为保证夜间采样照明需求,后勤处火速协调电工,布电线装灯具,确保夜间采集工作顺利进行。
党员领导干部学史力行,彰显模范本色
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自觉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学史力行,不分昼夜战斗在核酸检测一线,充分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担当作为、为民服务的先锋模范作用。面对组织召唤,广大党员一呼百应。“现在需要党员志愿者参与到核酸检测的扫码登记、现场引导和秩序维护工作中,希望广大党员能够主动站出来,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力量。”8月3日晚10:00,学校机关各党支部群内发出这样一条消息。“我是党员、我报名”,短短半个小时,50余名党员纷纷响应,不讲条件、冲锋在前,加入到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中。在近40小时的核酸检测过程中,部分党员只休息了2个小时,只吃了一顿饭,长时间的站立与来回奔走导致衣服被汗水浸湿,声音也逐渐沙哑,但是他们依旧坚持甚至连喝水的时间都放弃了,一直在为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工作。
把思政课“搬到”核酸检测点
用好战“疫”教材,讲好战“疫”故事。“作为一名组织员,我要把自己看到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化作‘活教材’,把自己亲身看到的、感受到的,通过随手拍的照片,以及网络上的新闻素材,做成课件跟学生分享。在全员核酸检测现场,我看到了大家的实际行动,看到了万众同心、众志成城,深信疫情很快会过去。”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名正科级组织员表示。
“作为一名党员志愿者,在此次核酸检测过程中,我亲眼看到了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不分昼夜地工作,党员们自觉、自发地参与到检测工作中,他们用行动告诉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是我上过的最生动的思政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党员郝康安表示。
截止到8月4日17:00,学校已完成7000余名留校师生员工及家属、校内服务人员的核酸检测工作。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从严从紧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力以赴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鲁大力量”。
“大家注意保持一米安全距离”“来,先扫码登个记”……
8月3日晚,我校启动全员核酸检测以后,第一时间从校学生会、国旗护卫队和学生自律委员会招募25名志愿者,同时有来自22个学院的400余名学生在在完成个人核酸检测后就地进行角色转换,主动请缨加入志愿队伍,在接受统一培训后,投入到核酸检测扫码登记工作,在检测现场引导和分流待检人员,为年纪较大的离退休教师、家属等提供登记指导和帮助,在核酸检测现场构筑起一道亮丽的“青春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大叔,请说一下您的姓名、身份证号,我来帮您扫码登记……”,负责扫码登记的外国语学院2018级学生李文烜,正要蹲下拿起矿泉水瓶喝口水,一看到80多岁的退休教师进入队伍,就站起来微笑着迎了上去。
“很多老师年龄大,看不清手机,还有些老人和家属不会用智能手机,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正确登记信息,保障顺利完成检测任务。能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身边的抗疫行动,我感到无比光荣!”李文烜略显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我们要给志愿者们点赞,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楚了,多亏了这些志愿者帮我登记信息,非常感谢他们”,退休老教师们表示。
体育学院2018级丰格同学从3日20:30就投入到核酸检测的场地准备工作,直到次日凌晨3:00才短暂休息了一会。早上5:00,他又来到核酸检测现场做引导、登记工作,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劝他回去休息。丰格说,“老师,我还能坚持,目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疫情不退、我们不撤,我会全力以赴为学校的防疫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这是我第一次穿防护服,刚穿上就有一种闷热感,穿了两三个小时,就汗水直流,很难想象医护人员穿着防护服一工作就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小时是怎么承受的,他们真的不容易,做志愿者工作,虽然辛苦,但很有意义,这是历练,这也是成长”,农学院2017级学生孙亚男说。
文学院2018级学生万春梅同学正在校复习准备考研,得知学校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需要志愿者后,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她说,“复习时间虽然宝贵,但新时代的青年人不能总做被保护的人,也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向国家和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我感到很荣幸。”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2020级学生杜法硕同学主动带上自己的平板电脑到东区开展志愿服务登记工作。他讲到,“昨晚服务到凌晨3:00,今早上只休息了2个多小时,早饭也没来得及吃,但是看到在现场忙碌的医护人员和老师,还有等待检测的同学们,立即精神倍增,没有丝毫的困意,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负责好采样的登记和引导工作,保证核酸检测顺利进行。”
当问及为什么来做志愿服务时,同在东区做志愿服务的2018级能源专业陈国琪同学和2018级通信工程专业陈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作为学校国旗护卫队的队员,我们脚下是土地,头顶是红旗。通过国旗护卫队这个‘沉浸式’的第二课堂,我们接触了责任、感受了担当、领悟了协同、厚植了家国情怀,当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必将挺身而出。一想到能为学校做贡献,我们就马上报名来了。”
已经是上午11:00了,正在负责引导工作的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学生孙晓羽,趁着队伍在原地等候的间隙,到旁边台阶上快速的端起盒饭吃上了几口。“上午到现在几乎一刻没停,全身防护服,热得有点透不过气。这次作为志愿者亲身经历,才真切感受到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不易,扒口饭,继续,我可以的。”
“带着马扎和充电宝过来,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检测完了。学校的核酸检测安排得真棒,科学、高效!”刚做完核酸检测的张同学表示。“炎炎夏日,学校组织在树荫下排队,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等候环境,还有志愿者的担当,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真的很感动,为他们点赞!”
学校各学院也纷纷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伍,负责本学院师生核酸检测信息登记、队伍引导组织等工作。
我们生在国旗下 长在春风里
人民有信仰 国家有力量
疫情无情 山海有情
助力疫情防控 鲁大在行动
精 彩回 顾
来源/鲁东大学新闻网
和鲁小萱一起
为鲁东大学点亮“赞”和“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