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1年“齐鲁最美青年”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我校曹兴文荣获2021年“齐鲁最美青年”荣誉称号。
成长与收获
曹兴文,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17级学生。本科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对三维建模有较为深入的研究,长期专注AR算法研究。
2018年,曹兴文和同学们向三维重建和增强现实相互融合领域发起挑战,以学校为基础,利用无人机进行数据采集,完成模型构建,让看不见、摸不着的地下管网在现实场景中进行展示,以辅助地下管网的维修和检测。
同年,获得第七届全国大学生GIS应用技能大赛全国一等奖(队长兼开发任务),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人工智能第一名并得到山东省政府科技补助50万元。经过不断试错和版本迭代,2019年“3DWish—虚实融合创所未见”系列软件研发成功。2019年获山东省第五届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2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3项软件著作权,并获鲁东大学先进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拼搏与努力
“我认为我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每个阶段都有自己该忙的事”
曹兴文敢于直面困难,踏踏实实地用理论和算法去科研攻关。为了论文数据,他能在实验室从开门待到关门。面对机会难得但待遇微薄的实习,他迎接挑战,曹兴文的导师吴孟泉教授为自己带领的学生介绍了去烟台云都海鹰无人机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实习的机会,“不懂就问”的习惯让他学到了职场上人际交往的能力,这对他后来带领团队起到了重要作用。曹兴文严谨认真做项目的态度获得了老板的赏识,在一年后转正成为公司研发部门的课题组组长。2018年11月,曹兴文任职的无人机公司参与研发了河长制巡检系统平台和智慧城市云平台。
“列清单,分清主次是很重要的,心里有谱就不会忙乱”
如此丰富的大学生活少不了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合理的时间分配,做时间的主人是曹兴文合理的时间分配秘诀,学习、科研、比赛、公司,每一件事他都踏踏实实地去完成。被问到工作状态和学生状态的他有什么不同时,曹兴文的第一反应是:要会协调人际关系。在公司的团队中,他管理的团队工作氛围很和谐,他认为直接和成员们沟通是人尽其才的最好办法。除了尊重个人的想法,他也注重团队的情感联络。每次开会、调研,曹兴文都会组织在会议所在地旅游,平时团队聚餐也很普遍。在曹兴文看来,团队中没有等级高低,大家只不过是聚在一起办一件事。
“我要用积极的心态激励自己向更高的层次出发”
尽管他的大学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身边的同学,但是他依然也会感到挫折和挫败,“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名校学生,他们的起点比我高很多。他们实习的公司是知名的上市公司,薪酬比我实习的时候高了八倍左右。”在接受采访时,曹兴文向记者坦言道。但是这些挫折并没有打垮他,反而成为了他前进的动力,受导师的影响,他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科研和学术。他说:“我现在也有了自己的成绩,我很感激自己吃苦的那段时光。”不骄不躁,满怀信心,书写奋斗的篇章。
在2021年“齐鲁最美青年”发布仪式上,曹兴文与其他“新时代齐鲁最美青年”作为领诵员与40位青年列队合诵《奋斗正青春》,在“强国有我在,奋斗正青春”的铮铮誓言中,唱响了当代山东青年肩负强国时代青春使命,以坚定初心书写人生华章的青春赞歌。
精 彩回 顾
来源/新华网 闪电新闻鲁大故事
图片来源/烟台青年新华网 闪电新闻
版式/杨艾蕊编辑/徐牟潇洋 武昕宇
鲁东大学全媒体中心
鲁东大学新媒体网络思政工作室
联合出品
和鲁小萱一起
为鲁东大学点亮“赞”和“在看”↓↓↓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