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表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我校服务社会办公室喜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据悉,此次评选通过逐级推荐和评选,经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审议、公示等环节,共有37个集体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60名同志获“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我校服务社会办公室立足区域、贴近行业,为促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2016年4月,学校与淄博市签订校城融合发展框架协议,设计实施学科产业对接工程、产业升级助推工程、文化名城建设工程等“九大工程”。截至目前,在服务社会办公室的积极组织和大力推动下,完成校城融合项目273项,建设校城融合科研平台39个。广泛开展与地方政府、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制药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等研发平台20余个。与淄博市各区县推进融合发展,与企业广泛开展人才、科技合作,逐步构建起“校市—校区-校企”三层次融合体系和人才、平台、项目“三位一体”融合格局,推动校城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学校助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机制保障。
2019年底,学校创造性提出“一人双岗”计划。实施“一人双岗”计划,旨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优势,既助推企业发展,又提升育人能力,实现校企双赢,目标是通过构建校地人才共引共用长效机制,推动学校每一名高层次人才都能挂职一家企业,最终形成“千人千企”的校地融合发展大格局。为切实推进计划落实落地,服务社会办公室主动出击,多方联络,与各区县对接交流达30余次,联系企业200余家,已聘任“科技副总”300余人。“科技副总”们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人员培训等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探索出一条高校人才赋能地方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路径。服务社会办公室树立“有求必应”工作理念,甘当地方政府、企业的“店小二”,全方位满足地方政府、企业对学校人才、科技的需求。四年来,共组织专家参加淄博、聊城、滨州、东营、烟台等地科技项目对接洽谈活动50余次,各类大型人才对接活动30余场次,深入政府、企业对接400余次,主动服务,推进合作,为地方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撰稿:崔文斐 服务社会办公室
编辑:王纪杰
初审:姜伟鹏
审核:崔文斐
总审:王 伟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