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 绿色文明 蓝色星球
——敢担当勇超越的齐鲁工大环境学院
院长寄语
王晨院长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构成,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也是21世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地球是人类的理想家园,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绿水青山是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保障。对生态环境的崇敬、爱护和与之相适应的天人合一思想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诞生与发展延续。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致力于培养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应用研究型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近年来,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声誉不断提升。
欢迎有志于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福祉的优秀学子在工大环境学院成长、成才,为美丽中国建设奉献青春和智慧!
学院简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始建于1998年。现设有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环境生态工程为新兴工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授权领域。与山东省生态研究所联合共建齐鲁英才学堂环境科学“菁英班”和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0人,其中教授(研究员)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1人,博士50人。全日制在校生800余人。
学院设应用微生物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清洁生产与工业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山东省轻工废弃物清洁能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拥有轻工业废弃物控制技术与资源化、环境污染物处理技术与工程、工业水处理与资源化、生态战略、生态修复和先进环境功能材料等创新团队及研究所。近年来,学院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71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获得“创青春”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奖5项。
学院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芬兰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一)本科专业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思想修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综合运用化学、轻工、环境工程专业知识, 具备环境工程设计、项目施工与运行、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防治工艺和设备研发等能力,能在轻工、环保等企业、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等从事污染防治与环境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具备的能力如下: ①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环境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与运营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②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能力; ③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 ④具有良好的沟通、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⑤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专业特色:专业与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优势学科协同发展,人才培养突出轻工特色,设置水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物资源化两个专业方向,注重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强化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出色的工程实践能力。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创新实践环节,并且专业的全部科研实验室和大型精密仪器均向本科生开放,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实现了科研创新能力训练的全覆盖。本专业学生秉承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6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龙头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奖励4项,获“全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2项。
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面向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需求,以及对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中的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以服务地方环境保护与生态安全的需求为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以及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其本姑能较强的环境科学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地方及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较强的环境科学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环保领域从事环境污染治理和规划管理方面的技术研究、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环境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环境科学专业是致力于环境污染控制机理研究、环境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和宏观环境规划管理的综合性技术学科。设置污染预防与控制和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两个专业方向。注重污染防控中的机理研究,强调污染治理应从“根源”出发,防治结合;重视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影响因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机理到工程实践的应用。该专业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兼备的优势。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行政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环境生态工程规划和设计、污染区生态修复技术开发、生态园区规划设计与建设、环境管理、环保产品开发以及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创新型人才。
专业特色:该专业注重产学研联合、多学科专业交叉,在原来“理工见长”、“产教融合"特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科教融合"的优势。该专业能够凸显学校轻工业背景和特色,与学校其他轻工业优势专业,如造纸、印刷、发酵等专业结合可形成特色优势专业集群,侧重于对此类工业污染的治理和环境修复。
环境科学(智慧水务)(校企合作)
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与环保专业素养,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兼具跨自动化、信息化及环保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环境科学(智慧水务方向)的学生由齐鲁工业大学和北控水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采用“3+1”培养模式,前3年学习高校理论课程和企业嵌入实训课程,最后1年在企业的实训基地进行就业实训或顶岗实训。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该专业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动手能力和素质能力兼备的优势。以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与校企合作项目对接的方式为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与实习提供有效支撑。对圆满完成学业、获得毕业证、学位证、实训合格证的学生,企业负责协调安排到其所属单位及国内外相关环保企业就业。
就业去向
学院超过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成功考研,考入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继续深造;其他同学进入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近三年,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和高满意度”的目标,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二)硕士学位点
学院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类别。2017年,随着齐鲁工业大学和山东省科学院的合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生态研究所、新材料研究所和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等单位实现“科教融合”,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与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具有工程技术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有关解决工业生产中特别是轻工生产领域污染控制、清洁生产、污染物资源化等面临的主要工程问题的技术、方法;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动态,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解决工业生产中面临的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工程技术问题。
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扎实的应用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致力于工业领域的废水、废气废物治理与资源化等方面工程技术研究工作,掌握工业污染控制、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技术方法,能紧密联系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工程实际,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研究技术、改造、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三)办学特色
1、菁英班
齐鲁英才学堂环境科学专业“菁英班”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联合共建的创新专业实验班。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开阔的全球环境视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熟悉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规范,了解环境科学的理论前沿及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能在科研机构、政府环保机构、高等学校、环境咨询公司和企业污染防治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规划和管理、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等工作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特色:《面同全校理工科类(不包括校企合作、中外合作、春季高考本科等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专业中选拔学习能力强、英语基础好的学生组办;实行小班制教学(每届40人);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大四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或企业进行综合实践能力训练;部分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授课;实施短期海外学习计划;提供出国留学机会,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到国外进行交换学习,优秀生可参加硕士生项目。
就业去向:海外留学、考研;外向型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环境咨询公司就业等。
2、创新创业大赛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学院支持的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机制,近年来,获得“创青春”创业大赛等国家级奖5项。
3、丰富多彩的环境主题日活动
学院以“关爱生命,保护环境”为主题,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科研平台
(一)山东省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
(二)山东省高校清洁生产与工业废弃物处置及资源化重点实验室
(三)生物质资源利用研究所
(四)轻工业废弃物控制技术与资源化研究所
(五)工业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
(六)环境污染物处理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七)生态战略研究所
(八)生态修复和先进环境功能材料研究所
(九) 山东省轻工废弃物清洁能源化技术工程实验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乌克兰、芬兰等国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
学长感悟
2018级 赵文谦(考至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始于2014年金秋,终于2021年盛夏,逐梦齐鲁工业大学,终要别离。回首七年光阴,见证了齐鲁工业大学的日新月异,齐鲁工业大学也见证了我的成长和进步。在这座充满活力的校园中,留下的是青春和沉甸甸的收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七年的学习生活中,感谢环境学院的全体老师和同学,感谢你们的帮助和鼓励,山水一程,三生有幸。如今我要前往新的征途,祝我们能够一直保持热爱,奔赴山海,高处相见。
2017级 秦成(考研至南京大学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原理)攻读硕士研究生):2017年,我光荣成为齐鲁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一份子,至今已有四年。在这四年里,基础学科知识教育,给我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知识的培训,让我坚定了在环境方面走下去的决心,也让我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回望这四年,齐鲁工业大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的知识,学习的思想,更有对我追求的支持,对个人想法的包容。欢迎来到齐鲁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大家庭,在老师的引导,同学的鼓励下,一定能明确自己的道路,踏出坚实的步伐。
2017级 王明艳(考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与环境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409分专业排名第三):四年前我第一次踏进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的校门,第一次感受到了它的严谨务实,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条件一流,为我提供了最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校园内处处散发着青年才俊们的朝气、浓厚的学术氛围,受学校学术氛围渲染,让我更加坚定了深造的信心。时光荏苒,四年间,老师们兢兢业业,学校教学水平蒸蒸日上,就业率与升学率年年稳步提升,齐鲁工大成就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莘莘学子们造就了今日辉煌的齐鲁工大。
招生推介
扫描上方二维码,听院长讲专业!
报考咨询
关于学院、专业的问题,请扫描上方二维码,专业的问题专业的人回答,更权威!
关于招生政策、报考问题,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在线咨询,获取信息,更全面!
学院始终以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环境需求为导向,以科教融合为契机,乘着生态文明的浩荡东风,为建设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的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