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受哪些因素制约?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是商人却比商人更加关心和关注利润,我校理学院教师徐新生在追逐利润“最大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发表的36篇学术论文有24篇被SCI和SSCI收录,1篇ESI全球热点论文和ESI全球高被引论文,以首位作者出版管理学专著1部;首位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滨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不久前,徐新生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这一荣誉是对他多年孜孜不倦醉心科研的肯定和奖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年轻有为的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看他和“利润”到底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初入“研”海崭头角
2007年,硕士毕业的徐新生来到我校工作,工作几年后,他萌生了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在学院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顺利考取了浙江工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脱产学习。谈起自己的学术研究之路,徐新生非常感谢自己的博士生导师孟志青先生。起初,他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只是凭着直觉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读博期间,孟老师并没有分配很多的科研任务给我,给了我充分的自由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我得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
徐新生的硕士方向是决策科学,博士期间改为管理学。管理学既属于文科又属于理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在论文写作上,管理学对语言的要求比较高,行文也更加严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学习别人的行文方式,再学着写,这一过程我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那段时间,徐新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研究对象,农村小卖部的经营方式成为他这一时期关注的重点。“小卖部老板在进货时不会关注期望利润以及销售结束后货物到底是有剩余还是不够卖的,相反更加关注损失了多少,希望进的货物都能够卖完。”他注意到了传统的采购问题可能更加关注采购商的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但是忽略了销售期结束以后,可能导致的剩余产品卖不掉或者缺货问题。于是,他首次提出了“遗留损失”的概念并通过建模来讨论这个问题。经过思考和学习,他写了一篇题为《Optimal decisions for the loss-averse newsvendor problem under CVaR》的学术论文。2015年11月,徐新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把文章投给了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一个月后,他收到了投稿反馈,三个审稿人给出了修改意见,他按照要求对文章进行了仔细地修改和检查后再次投递,2016年1月底该篇论文就被录用刊发了。这篇被SCI和SSCI双收录的文章,是徐新生第一篇发表在一区的文章。一般情况下,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录用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可徐新生这次仅用了三个月时间。首战告捷,极大地增强了徐新生的信心,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这次经历很重要,这是我的文章第一次被所在学术圈内比较认可的主流期刊录用,还是蛮开心的。”这篇高质量的论文后来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自此,他便一发不可收,围绕利润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接地气”
做学术、搞科研、写论文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很枯燥的事,但徐新生却把它当作一件乐事,并全身心投入进去。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博士毕业后,徐新生多次赴香港理工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在那里,他接触到了最新的研究前沿,在论文撰写、学术研究以及英语水平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现代企业商品采购形式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利润,徐新生与合作老师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如果补货价格非常低的时候,比如说低于合同价格,这时想要实现期望利润或期望效应最大化的话,就可以选择在合同采购中不定量或者订购量为零,仅仅通过补货,比如现货的采购或者是价格比较低的补货方式实现采购利润或采购效率最大化,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合同采购中的订购过量以及销售的剩余。这项研究成果2019年7月一经发表就引起社会强烈的关注和反响,被成功收录为ESI全球热点论文和ESI全球高被引论文,并获得获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努力的回报,更是对他学术研究的肯定。
科研人员的幸福,不是得到多少,而是体现在对社会价值的贡献上。学术研究的根要扎在现实中,再多的成果也要向下扎根,要接地气,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研究成果。徐新生说:“做研究需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将学术结论还原到实践当中,思考其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会有成果。”学术研究的动力是对现实问题的不断探索与思考,在当前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及市场需求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徐新生的研究为改善或解决零售商在延迟供货情形下的最优订购决策及风险控制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管理思路,对现实生活中零售商在商品的采购和库存等环节的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徐新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砥砺深耕,成了远近闻名的行家里手,多家企业慕名前来,请他提供决策服务。近年来,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帮助多家企业提高采购效率,提高利润,与滨州市鑫凯利运输有限公司合作了项目“鑫凯利运输有限公司物流规划与设计”,为公司未来物流规划与发展提供指导意见;为滨州市京博集团就原油采购问题提供决策建议;为浙江博洋服饰集团、山东滨州百丽服饰有限公司制定相关原材料采购策略。“与浙江博洋服饰集团合作的项目主要是根据其前期的销售量对其未来的生产量进行预估,从而确定其原材料采购计划。我们设计的采购计划将原材料采购准确率从百分之六七十提升到了90%以上,从而有效降低了采购风险,减少了集团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效益。”徐新生自豪地说。他先后被评为滨州市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获得“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滨州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以身垂范启“桃李”
面对纷至沓来的赞誉和奖励,徐新生没有驻足不前,依然坚持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他深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如果想要在学术道路上走得更远就要最大程度发挥团队力量,提高团队的整体研究水平,一个团结、创新、充满活力的团队能让个人成长得更好。”为此,他作为带头人组建了“组合采购管理创新团队”,带领团队成员攻坚克难,在学术上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2019年,“组合采购管理创新团队”获批山东省第一届“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徐新生严谨踏实的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统计科研计划重点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负责完成多项企业委托课题研究;在《Advances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Review on Computers and Software》《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软科学》《统计与决策》和《经济问题》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获得国家安监总局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出版多部管理学教材与学术专著。
徐新生牢记爱与责任,切实履行着传道授业解惑的光荣使命。他积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为相关学院系统讲授《运筹学》《高等数学》等本专科课程,年均工作量400余课时。与此同时,他还承担着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实习指导、“暑期学校”数学建模辅导等工作。在徐新生看来,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向他们传播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严谨治学,宽厚待人”是徐新生的学生给他的评价。在辅导学生时,徐新生总是忆起在香港城市大学访学期间党创业老师手把手地教自己写论文时的情景,“党老师修改论文的时候每一遍都改得很仔细,会指出不对的地方并说明原因。”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令徐新生受益匪浅,在面对自己的学生时,他总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把这种精神传递他们。
徐新生用满腔的热情、渊博的知识感染和启迪着一批又一批学子的心。建模竞赛的辅导工作安排在暑假里,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时值酷暑,在教室里,常常几分钟衣服就被汗水湿透了,他不畏艰苦,带领学生完成了竞赛基础知识的学习并进行了多轮模拟训练。我国组织的大学生建模竞赛常常时间紧、任务重,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或者理解了却无法用最优的方法加以解决。这时,徐新生就和学生熬夜推演练习。国际大学生建模竞赛的全英文语境对中国学生不太友好,他在指导学生数模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进行英文修改。在徐新生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多次在国际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
科研征程道阻且长,但徐新生却乐在其中。他执著于自己的理想,潜心扎根科研一线,乐学、乐思、乐研,在无涯的“研”海中乘风破浪,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文字:周新颜
编辑:新媒体中心
审核:林立华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