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东市平安区通过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待遇、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吸引人才、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助推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一
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方面
平安区在校长、教师交流调配时考虑年龄结构、学科结构、骨干教师搭配等因素进行调配,开展城乡学校间“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示范课、公开课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从2016至2019年,先后补充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人事招聘、从外县调入35岁以下紧缺学科教师130名。
二
在提高教师待遇方面
全力解决教师职称评聘和岗位晋级工作,协调人事局、编办等单位,根据各学校编制核定职称岗位数额,将职称评聘权力下放到学校,根据岗位空缺数进行评聘,并每年进行一次岗位晋级工作,有效提高了教师的积极性。加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从2014年开始,边远山区任教的教师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且每年按50元标准递增,最高可达到400元。
三
在提升教师素质方面
强化省级培训派出力度,举行教师“教学能手比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教研联片活动等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实施城乡学校支部结对帮扶、捆绑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开展“下乡支教”“送教下乡”等活动,实施教师“青蓝工程”,开展教育教学交流,提升队伍素质。
此外,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吸引人才,安排专项资金,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外地参观学习,先后与沈阳市苏家屯区、无锡市惠山区教育局签订帮扶协议,分批次选派校长和骨干教师到发达地区挂职跟岗学习,邀请苏家屯、惠山区专家团队到平安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岗位补助。积极争取政府购买服务,目前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237名,购买后勤岗位(食堂管理员、校车司机、宿舍管理员等)服务160名,购买保安岗位48名,有效缓解了学校教师紧张的问题。
来源 |海东时报
记者 | 张娜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