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知识进校园 丨 党史故事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艺考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2021-5-02 20:01:02 文/施天瑞 图/唐诗涵

关注

三、党史故事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4.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本书,跨越千山万水从欧洲来到中国;这本书,在中国从地下读物到人尽皆知;这本书,中文版问世已近百年却从未过时;这 本书,它其中蕴含的味道是“甜”的。

它,就是《共产党宣言》。

吃粽子蘸墨汁?这样的奇怪搭配是什么样的味道?习近平告诉你答案: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没喝,却把那个墨水给喝了,而他浑然不觉,还说, “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这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习近平多次提及。

1920年8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问世。

于中国而言,这本书意义非凡。如闪电,如路标,如烛光,为黑暗中探索的先驱们带来了温暖与希望……

《共产党宣言》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书中自有甜味道,听习近平讲述这本书的故事》新华网, 2018年8月30日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5.三个女红军与“半条棉被”的故事

1934年11月6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抵达湖南省汝城县文明司(今文明瑶族乡),红军卫生部干部团驻沙洲村。红军来到沙洲村时,由于国民党的反动宣传,许多人都上山躲起来了。徐解秀由于生孩子坐月子,又是小脚,就留下来带着婴儿在家。有3位女红军来到她家,跟她拉家常,宣传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叫她不要害怕。

晚上,3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家中。她们看到徐解秀的床上只有一块烂棉絮和一件破蓑衣,就打开她们的被包,拿出被子,和徐解秀母子挤在一张床上睡。3天后,她们临走时要将被子留给徐解秀。徐解秀不忍心,也不敢要,推来推去,争执不下。

这时,一位女红军找来一把剪刀,把被子剪成两半,留下半条给徐解秀。3位女红军对徐解秀说:红军同其他部队不一样,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是人民的军队,就是要让老百姓过上好的生活。

——《长征中的三名女红军: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点赞优秀共产党人》,人民出版社,2019年12月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6.焦裕禄: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

人们都说,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拐在了兰考。但大自然并未眷顾这个豫东小县,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害”,曾让兰考人饱受饥荒贫穷之苦,兰考也成为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兰考,就任县委书记。排内涝、战风 沙、治盐碱,他始终和老百姓一起奋战,即便是肝癌的剧痛,也击不垮他摘掉兰考穷帽子的信念。1964年,不满42周岁的焦裕禄去世了,却把焦裕禄精神永远地留在了天地之间。

在焦裕禄弥留之际,组织上问他还有什么要求。焦裕禄说,我死后不要为我多花钱,省下钱来支援灾区,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先,在焦裕禄精神里,始终贯穿着这样一种公仆情怀,至死不渝。

——《焦裕禄精神:心中装着百姓一切为了人民》,《光明日报》,2020年9月25日

●主审丨毛金屿

●美编丨王 静

● 校对丨刘慧敏 贺紫涵

● 声明丨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北方新媒体微信

●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新媒体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内蒙古专科院校-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微高校-院校号-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党史知识进校园 丨 党史故事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