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 “输血”式支教、“造血”式培训,只为一个目标

内蒙古民族大学,艺考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1-8-19 15:33:18 文/沈芬

关注

1

“输血”式支教:

首批434名大学师生挂点帮扶

朗月高悬,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二中学的晚自习上,传出阵阵齐整的读书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王佳明在教室中巡回走动,偶尔纠正一下部分同学的不标准发音,她的内心满是欣喜。她说:“孩子们无论是在朗读还是书写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我们支教工作最好的见证。”

这是王佳明和这群孩子在一起的第109天。王佳明是内蒙古民族大学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今年3月,她和11名同学一起,响应学校号召,来到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二中学开展支教工作,为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和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扎鲁特旗蒙古族第二中学校长青山说,这是一群认真肯干有担当的大学生。12名支教同学承担起了初一年级阅读和书写教学任务,同时每人负责一个班级,利用晚自习开展听说读写训练,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奥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汉字,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眼看这批大学生支教即将期满,青山拉住前来看望支教学生的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热切地说:“下学期我们还想要12个,不,24个同学来支教!最好时间也能再长些,一年最好!”

今年3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启动了挂点帮扶通辽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支教活动。在2021年春季学期,选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5个专业423名学生,11名教师,组成了8个支教团分别在通辽市87所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学点开展支教工作。

通语通心,支教师生的足迹遍布草原深处,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支教工作,充分展现了内蒙古民族大学广大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在各处民族语言授课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支教师生与一线教师一起备课、上课,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帮助孩子们克服语言障碍,提高学习成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实实在在地为通辽市民族语言授课学校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工作作出了贡献。

通过支教工作,大学生与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师生共同工作、学习,深化了交流交往,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留下了很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记忆。支教生洪耀说:“支教结束了,我终会离开,但我明白那份情谊永不会消退。在这里,平凡的教师仍会默默奉献,孩子们的理想也会慢慢实现。在这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会更加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更加凝聚。”支教生贾萌萌说:“这三个月的支教经历让我终生难忘,我们响应时代的呼唤,用最美丽的青春书写了一段人生最美丽的华章!”

2

“造血”式培训 :

4568名中小学校教师能力提升

“我又读了一次大学!”7月22日,科左后旗阿古拉镇中心学校的包吉娜老师完成了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培训学习。她说:“培训中老师们解读了教材,分享了诸多教学技巧和方法,解答了我们在教学中的困惑,让我们对教好统编语文充满了热情和信心!”

包吉娜和63名在岗教师刚参加了“通辽市国家统编教材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培训”结业典礼,“通辽市国家统编教材初中一年级历史教师培训”的开班仪式又在内蒙古民族大学举行。

内蒙古民族大学作为东部片区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培训的组长单位,与教育部牵头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共同努力,协同区内外8所高校和东部区四个盟市教育部门,面向245所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校教师,扎实推进培训工作。目前,已开设培训班39期,已结课20期,累计培训4568人。

内蒙古民族大学整合校内外不同专业背景专家组建了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并结合盟市国家统编教材推进情况和教师队伍建设需求,分类制定培训方案,充分体现“分层分类,精准培训”的原则。课程设置遵循教师成长规律,聚焦民族语言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核心素养和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以及语言文字使用提高有阶段性和学员有教学任务的特点,采用大班集中授课、小班个性化指导的培训方式,构建了“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集中指导与自主训练”相结合的民族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模式,解决了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痛点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培训效果。

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培训全方位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来自不同区域和不同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研员、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都参加了培训,在培训对象上做到了全纳入、全覆盖。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校长任军说,东部片区下一步培训工作将坚持成果导向、进一步优化培训课程体系,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手段;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开展专题调研,了解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实际需要,及时充实改进培训内容;坚持持续改进,进一步加强各高校、教育局和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交流互动,提高培训效果。

“输血式”的师生支教,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了推行国家统编教材之初教师短缺的迫切问题;“造血式”的师资培训,全面提升了东部片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水平。

内蒙古民族大学正在积极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全面加强“三中心一智库”建设,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应用,为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应有贡献。(通讯员: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赵承钢)


来 源: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图文排版:梁 娟

责任编辑:吴胡日查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内蒙古本科院校-内蒙古民族大学-微高校-院校号-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 “输血”式支教、“造血”式培训,只为一个目标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