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今年7月以来
德尔塔变异株引发的本土新冠疫情
已先后波及10多个省份
为帮助大众正确应对
卫健委发布了口罩佩戴新要求
口罩应该怎么选?怎么戴?
未成年新冠疫苗开打
有哪些注意事项?
为了全家的健康,速看!
一、
这些场所、人群戴口罩有新要求
#1
这些情况一定要戴口罩
●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会场、展馆、机场、码头和酒店公用区域等室内人员密集场所时;
●乘坐厢式电梯和飞机、火车、轮船、长途车、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
●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
●医院就诊、陪护时,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等健康检查时;
●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
●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
疫情防护
#2
口罩几小时换一次?
这些情况须注意
●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要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
●在跨地区公共交通工具上,或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
●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疫情防护
#3
这些场所/情况,一定要戴口罩
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
疫情防护
#4
如何辨别自己的口罩是否合格?
扫码进入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医用口罩专区”,输入口罩的注册证编号或备案号即可查询。
疫情防护
#5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这样选择口罩
包括乘务人员、安检人员、售货员、售票员、警察、厨师、酒店和餐馆服务员、快递员、货物配送员、门卫、保安、保洁等,在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
疫情防护
二、
你真的会戴口罩吗?典型错误盘点
#1
口罩未贴合面部
戴上口罩后眼镜起雾,或口罩与人脸间有缝隙,没有完全贴合面部。
正确做法
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能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
#2
把口罩拉到下巴处
脖子和下巴是病毒暴露区域,将口罩拉到下巴处,口罩内层会受到污染,再戴回时增加感染病毒的风险。
其他错误佩戴与存放姿势:
●挂在耳朵一侧
●直接放在包里/兜里
●挂在手臂或手腕上
●放置桌上
正确做法
●可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
●有独立包装的口罩,取下后朝内对折,放回原包装袋内;
●桌子用酒精消毒后铺上洁净纸巾,口罩朝内对折放置在纸巾上,上方再覆盖一层纸巾;
●将A4纸对折,口罩朝内对折后,放入A4纸中,口罩带子不要放入;
●自备收纳袋,将口罩放入,注意消毒并定期更换。
#3
口罩喷酒精后重复使用
喷洒酒精会导致口罩外层材料变性,口罩过滤功能降低甚至失效。同理,蒸、煮等方式也不能让一次性口罩循环使用。
正确做法
悬挂晾在通风处,或存放在清洁透气的袋子里。一次性口罩尽量不要重复多次使用。
#4
口罩越厚越好/多个同时佩戴
医用外科口罩触感较薄,但能有效阻挡病毒入侵。市面上的一般棉布口罩虽然厚实,但并无防护作用。
而多个口罩同时佩戴,并不能有效增加防护效果,反而会增加呼吸阻力,并可能破坏口罩的密合性。
正确做法
购买合适的口罩类型,不过度防护。
#5
为3岁以下婴幼儿佩戴口罩
3岁以下婴幼儿不宜戴口罩,易引起窒息。
更不可用围脖、小毛巾等放在宝宝的口鼻部作为口罩,这样更危险。
正确做法
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3岁以上的宝宝佩戴口罩应选择合适的型号、材质,且不超过合理佩戴时间。
三、
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注意事项
#1
为什么12-17岁的青少年
需要接种新冠疫苗?
●大家早期对新冠疾病认识时,可能认为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率和患病率不高,但是随着疫情的持续传播,尤其是在一些疫情比较严重的国家,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在不断上升;
●随着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的不断增多,其实也有一些出现了重症,也有个别病例出现死亡的情况;
●在大多数国家,这个疾病没有得到控制,将来我们期望建立群体免疫,儿童及青少年通过接种疫苗,在建立群体免疫过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疫情防护
#2
未成年人在接种疫苗时
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接种前,家长或监护人要了解新冠疫苗的疾病知识、疫苗知识,还有接种的流程;
●在接种过程中,家长或监护人要带着孩子的有关证件,包括身份证、接种证等;
●到现场之后,要把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接种疫苗的禁忌或疾病史,如实告知接种医生,以便由医生来判断孩子是不是应该接种;
●接种完之后,要在现场留观30分钟,家长或监护人要全程陪护;
●在接种之后,如果怀疑出现的身体不适可能和疫苗有关系,要向接种医生报告,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诊治。
疫情防护
疫情防控仍在进行中
每个人都要做好防护
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最新防疫要点一图看懂
记得分享转发给家人朋友哦!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稿件来源:邮政速递便民通
本期监制:莫莉敏 韩洁
本期编辑:李文渊 刘 瑞
官方网站:www.nxcy.edu.cn
投稿邮箱:zxcbjb@163.com
(转载需注明来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