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秋天
Autumn
立秋节,谷熟也
岁月匆匆去,倏然又惊秋
暑热一时难消,但天气已渐凉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秋三候
立秋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气象变化
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
立秋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季节转换,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

传统习俗
立秋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农事活动
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日对农民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立秋诗词
《立秋后题》
唐(杜甫)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译文:
光阴如梭,岁月如流,老了人不相饶;立秋节气昨天夜里刚过。
寒蝉声音凄厉不停哀嚎;秋天的燕子已经像客人一样准备南归。
一生只愿孤往独来,超脱万物;伤感失意,年龄已经将近半百。
辞官弃职这事还得由人来定;哪有什么事能被功名利禄所牵制?
立秋农谚
1.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2.丑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3.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
4.丑秋无雨一半收,处暑有雨也难留。
5.丑秋下雨人欢喜,处暑下雨万人愁。
6.头伏芝麻二伏豆,晚栗种到立秋后。
立秋了
下次见面该穿长袖了~
责任编辑:马诺
本期初审:张银燕
本期终审:张永平 董 冰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稿件来源:学生处新媒体中心
本期监制:莫莉敏 韩洁
本期编辑:李文渊 刘瑞 马 彦
官方网站:www.nxcy.edu.cn投稿邮箱:zxcbjb@163.com
(转载需注明来源)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