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的篆体

大学美术,艺考

大学美术

2015-3-18 08:46:46 文/陆露

关注

汉代是中国书法艺术成型的重要阶段,篆、隶、草三种字体通行,汉代的篆书主要用于刻石、刻符和官方重要文件的书写。隶书多用于一般的官方文书和经籍,东汉还多用于墓碑。草书则供低级的官方文书和一般奏牍草稿及民间日常书写使用。西汉的碑刻篆书较少,篆书由秦代的弧圆逐渐转向方正。东汉立碑之风兴起,著名篆书碑刻有《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石阙铭1《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等,结构紧密,体势方圆,用笔遒劲。《袁安碑》与《袁敞碑》出土较晚,笔画完好,字体宽博舒展,近似小篆,其起落用笔,已经有汉隶的特点;《祀三公山碑》体势略参隶意,结体方正,一反小篆的圆转匀称。汉代碑刻篆书最为丰富多彩的是碑额,有的结构方正整齐,有的婀娜多姿,不仅风格多样,而且笔法也层出不穷,或圆转巧丽,或方正挺拔,或茂密,或疏朗。如著名的《景君碑》、《韩仁铭》、《孔宙碑》、《孔彪碑》、《华山碑》、《张迁碑》、《鲜于璜碑》、《尹宙碑》、《袁博碑》等碑额,各具风貌,无一雷同。汉代铜器上的铭文多先书写,再由工匠凿刻而成,因此笔画多为方折,转折处断而不连使篆书呈现出另一种风格,但其结体和笔画又表现出多种面目。如《新莽铜量铭》,它代表了新莽时期的风格,小篆方正工整,垂脚修长,结构舒展挺拔,风格典雅秀丽。汉代砖瓦上也有装饰文字,大多是篆书,砖上的字多形体修长,瓦当文字随形书写,奇趣横生。篆书墨迹出土不多,见于甘肃敦煌的干支简、武威磨嘴子汉墓的铭旌题文、居延的《张掖都尉荣信》等,都结构方正,用笔细瘦方硬。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美术教育-大学美术-汉朝的篆体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