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统一文字,不仅表现在把篆书统一为小篆,而且统一了隶书。汉字的字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嬗变,为了适应书写速度的需要,汉字自身呈现出不断简化的趋势。隶书正是在篆书不能适应较快书写速度的情况下产生。隶书把篆书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删繁就简,书写的。速度大大提高,能够更好地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从篆书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书法史上的一大进步。至此,汉字脱离了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时代。从考古发现的证据来看,隶书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舅芽了。秦时书法,不仅小篆和隶书有巨大的发展,还有大篆、刻符、虫鸟书、摹印、署书和殳书等。这就是许慎所说的“秦书八体”。但就汉字形体而论,实际上不外乎大篆、小篆、隶书三体。小篆在秦代用于官方文书、刻石、刻符等等。它形体长方,用笔圆转,结构匀称,笔势瘦劲而俊逸,体态典雅宽舒,是一种很美的书体。流传至今的秦代刻石小篆有《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峰山刻石》等,相传均为李斯所书。秦代虽然只存在了15年,但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极为辉煌的一页,它为后世的楷、草、行等各书体的变革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