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中后期青铜器

大学美术,艺考

大学美术

2015-2-24 06:57:29 文/阎锋

关注

春秋中期出现模印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hui音灰)纹与蟠螭纹。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兽面纹龙流盉,是春秋中期的代表作品。盉为调酒器,此益呈钝三角形,长流作龙形,以张开的龙口为流口。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首,与流口的龙首错叠,呈双龙继起的姿态。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入模仿西周益并加以创造的杰作。1923年在山西浑源县城西南李峪村,发现了一批青铜器。这批青铜器造型优美,工艺精巧别致,纹饰具有独特风格,其中有一件牺尊,整体造型是一条基本写实的牛,高33.7厘米、长58.7厘米,凝重健壮。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用来盛酒。牛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可以注入热水,是用以温酒的青铜器。其造型逼真生动,充满想象力,是春秋晚期的精品。燕、赵、晋、蔡等国着意于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新工艺。吴、越、楚等国出现鸟篆铭文。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蟠虺纹大铜镜及“王子午”列鼎,花纹繁密而剔透,器形奇巧而富丽,标志着失蜡法铸器的卓越成就。上海博物馆有一件晚期晋国铸造的鸟兽龙纹壶,壶体浑圆,颈部较宽,壶盖及壶耳已失。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乌体的怪兽和龙相互缠绕。在纹饰之间还有虎、牛、豹等动物的食人图。腹下饰一圈雁纹,群雁昂首曲颈,高度展现了当时晋国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上海博物馆藏的镶嵌狩猎画像豆,用红铜镶嵌,描绘野兽被箭射中,各种飞禽走兽飞跃奔走,而猎人处于兽群之中英勇打猎的情景。此器是青铜工艺和绘画技艺的完美结合,整个图像结构基本上改变了商周以来的固有模式,成为战国画像艺术发展的先驱。

艺考相关文章

发现更多好内容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
带你看艺考艺考推送时光机
位置:艺考-美术教育-大学美术-春秋中后期青铜器
咦!没有更多了?去看看其它艺考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