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形丰富,流行饕餮纹、云雷纹、夔(kui音奎)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并且出现简短铭文,一般为几个字的族徽图像。约在1958年至1959年左右,中国湖南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乡胜溪村一个叫新屋湾的地方,发现了一件以人面纹为饰的商朝晚期方鼎。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口宽23.7厘米。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鼎腹内壁铸“大禾”两字铭文,因此鼎亦被称为大禾方鼎。此鼎运用反复、对称的装饰手法,布局严密,写实与抽象纹饰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给人视觉上以强烈的冲击,达到特定的装饰效果,高度反映出商朝晚期青铜制作已具备较强的写实和形象概括能力。1938年在湖南宁乡县出土了一座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朝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千克,造型与雕刻之精美,堪称青铜时代的代表作品。
艺考用户说说
友善是交流的起点